中國乒乓球名將馬龍說他職業(yè)生涯的早期階段是希望獲得好成績,到了后期就想要推廣這項運動。雖然想拿的冠軍都已拿過一遍,但他仍熱愛這個賽場。
2023年是中國“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加入國家隊的第20年,他榮譽無數(shù),也經(jīng)歷過差點放棄的低潮期。對他而言,成熟并不是不再害怕失利,而是能夠承受失敗,也能直面不足。
今年將滿35歲的馬龍目前排名世界第二,他本月來我國角逐WTT新加坡大滿貫,日前接受《聯(lián)合早報》訪問,談到他職業(yè)生涯的最苦與最樂時刻。
(資料圖)
他說:“最樂肯定是有收獲的時候。比賽當(dāng)中取得勝利是一種收獲,瓶頸期有所突破也是一種快樂。最苦的也是瓶頸期的時候,那些失誤和遺憾,輸?shù)舯荣悤r那種可惜又痛苦的感覺?!?/p>
馬龍?zhí)寡宰约荷钪惺莻€比較平和的人,競爭意識不強,凡事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但成為運動員讓他意識到自己必須要有競爭意識,這激起他的求勝欲望。打了多年比賽,想拿的大賽冠軍都已經(jīng)拿過一遍,如今不會給自己制定目標(biāo)。
“沒拿到這些冠軍的時候,賽前會特別渴望。但現(xiàn)在都拿到后,會覺得這種壓力太大了,所以賽前并沒制定這種‘我要拿冠軍’的目標(biāo)?!?/p>
即便如此,他認為現(xiàn)在的自己和20年前從沒改變的是,在球場上的責(zé)任心還有對勝利的渴望,唯一變的是心態(tài)不一樣了?!靶r候沒拿過,太過渴望時雖會帶來積極動力,卻也背上很多包袱?,F(xiàn)在這種年齡再刻意背著這種包袱會讓自己很痛苦?!?/p>
馬龍職業(yè)生涯的早期階段是希望獲得好成績,到了后期就想要推廣這項運動,讓更多人喜歡。他舉盧森堡老蔣倪夏蓮(60歲)為例子說:“倪夏蓮對這項運動的精神可傳遞給很多人,不光是乒乓球,在其他行業(yè)或項目可以堅持到60歲,哪怕80歲也是一種樂趣,一種生活?!?/p>
中國男單人才輩出,比馬龍年輕的有樊(26歲)、梁(27歲)、王(23歲)和棟(18歲)等球員,不過他在上個月的德班世乒賽中國隊內(nèi)選拔賽一路戰(zhàn)勝后輩,包括世界第一的樊,獲得世乒賽單打資格,自2019年衛(wèi)冕三連冠以來再度出戰(zhàn)。
中國隊激烈的競爭讓馬龍保持戰(zhàn)斗力。他說:“一直以來,中國隊內(nèi)的競爭是一種優(yōu)勢,因為人才很多。雖然有時會很殘酷,但競爭出來的運動員才有實力。這方面能激發(fā)我,讓我保持更多戰(zhàn)斗力,而不是躺在過去的成績?nèi)ゴ虮荣??!?/p>
馬龍是男乒史上第一位雙圈大滿貫,他星期四(3月9日)與史上首位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nèi)爾見面,說自己渴望與后者有更多交流。
“提起乒乓球就沒辦法避開老瓦,他是一種乒乓球的象征,影響力非常大。遺憾的是在我剛出道時他已經(jīng)快退出國際賽場了,所以我倆只在表演賽交過手。我的英語相對比較差一點,自己很期待好點的話能和他更多交流?!?/p>
不只是瓦爾德內(nèi)爾,其實馬龍對待乒乓球的態(tài)度也鼓舞了許多人。他希望能為后輩帶來正能量,讓他們知道體育最重要的不只是輸和贏,而是鍛煉人在逆境中,遇到挫折時怎么重新再站起來。
來源:聯(lián)合早報 陳芷馨
關(guān)鍵詞: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wù)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