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鞏漢林和前國足隊長馮瀟霆的一場隔空嘴仗,表面上制造了同屬于娛樂圈和足球圈的熱門話題,實際上發(fā)出了刺痛所有人的“中國足球之問”:扭轉男足尷尬處境的“密碼”何在?
近年來,類似的嘴仗頻頻上演,但洶涌口水只在外圍激蕩——男足該不該被罵、外行人有沒有資格評論內行、“喜劇人何必為難喜劇人”……言論或詼諧或一本正經(jīng)。只是,所有的爭論都指向一個焦點:“男足路在何方”。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一個足球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優(yōu)劣,取決于系統(tǒng)內每一個人的表現(xiàn)。失敗后,我們更需要有人站出來,大聲說“我負責”——唯獨不需要由曲藝演員來負責?;乇茇熑?、悲觀泄氣、遷怒于批評者,實不可取。
大年初一輸給越南隊只是男足近20年來頹勢延續(xù)的一個縮影。在2002年史上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后,我們并沒有繼續(xù)高歌猛進,反而迅速跌落,變得茫然而凌亂。這期間,無論是在家門口拿到亞洲杯亞軍,還是上一屆世預賽爆冷擊敗韓國、只差一分進入附加賽,都沒有改變男足總體下沉的軌跡:從亞洲一流到亞洲X流,從人才濟濟到青黃不接……
客觀理性而論,這樣的頹勢并非幾次輸球和若干球員、教練造成的。總是原地打轉、頭撞南墻,只說明足球發(fā)展出現(xiàn)了根本性問題。找出病灶,施以猛藥,甚至刀刃向內、刮骨療傷,就成了當務之急。因為這是臥薪嘗膽、愈挫愈勇的前提。
今天,男足走出迷霧的根本之道,依然是堅定踏上深化足球改革的道路。所謂改革,不是昨天搞“U23”政策今天推留洋,昨天重洋帥今天好土帥,一會兒學巴西一會兒學歐洲……而是用幾十年老老實實做好一件事的踏實和底氣,是原原本本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一攬子切實推進改革進程。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間出現(xiàn)失誤、走彎路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推倒重來”的勇氣。目前,圍繞選帥、打法和流派而展開的技術性探討固然重要,以問題為導向,總結梳理阻礙中國足球發(fā)展的一切因素,加以徹底治理,更是重中之重。前述方案施行已有數(shù)年,結合實際查找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找到“跑偏”的細節(jié),有針對性地拿出系統(tǒng)改良之策,迫在眉睫。
“馮鞏之爭”不經(jīng)意間揭示了彌漫在足球圈內外的一股消極氣氛。加快改革驅動,改變面貌,提振士氣,增強全社會對于搞好足球的信心,是我們的共同期待。
(文章來源:央廣網(wǎng))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