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采用多攝像頭的設計,而且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攝像頭數量也越來越多。
為什么拍攝一張照片需要這么多攝像頭?看似相同的攝像頭之間,又有哪些區(qū)別?
要想拍照好還要手機薄 增加攝像頭數量是個辦法
想要回答上面的問題,需要先了解手機是如何拍攝照片的。
首先,光線穿過手機的鏡頭進入內部的光學系統(tǒng)。光學系統(tǒng)其實是一系列的透鏡,這些透鏡能把從物體發(fā)出的光線匯聚到感光元件上。
感光元件再把接收到的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并將這些電信號編碼成手機芯片可以看懂的一串數字信號,芯片接收到這些數字信號后,會將它們存儲,經過一系列處理把它們變成一串指令,告訴顯示屏上的每個像素點該發(fā)出怎樣的光。
屏幕上每個像素點發(fā)出的光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張完整的照片,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個過程潛藏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要想拍出一張完美的照片就要保證進入光學系統(tǒng)的光足夠多、光學系統(tǒng)足夠復雜,這就需要一套盡可能大的光學系統(tǒng)和盡可能大的感光芯片,這與手機越做越輕、越做越薄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而且,當我們拍攝較遠的物體時往往需要變焦的功能,過于薄的光學系統(tǒng)無法實現光學變焦,只能通過放大像素的方法將圖像放大,這就會導致圖像清晰度的下降。
那么怎樣才能在不增加攝像頭厚度的情況下繼續(xù)提升手機的拍攝能力,讓畫面更清晰更明亮呢?增加攝像頭數量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突出主體、實現變焦、更清晰 多攝像頭各司其職
手機背后的攝像頭們本領各有不同。
首先,手機需要有一個主攝像頭,用來采集要拍攝的畫面。主攝像頭拍攝畫面的清晰度是足夠的,但拍出的畫面可能無法足夠突出主體,色彩不夠鮮艷,拍攝夜景時物體的輪廓也不夠清晰。此外,在拍攝更遠的物體時,單一的攝像頭也無法實現光學變焦。
于是人們在主攝像頭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多個輔助攝像頭,這樣就可以在拍照時同時采集到更多的信息。
這些攝像頭的位置,參數都不同,拍攝出的畫面有很大的差異,通過比較不同攝像頭各自拍攝出來的照片,手機就可以利用算法識別出畫面中哪個物體離我們近,哪個物體離我們遠,然后利用設定的程序,將離我們近的物體盡可能清晰地顯示,這樣就達到了與人眼視物類似的效果。
什么決定著手機拍照的清晰度呢?
拍照的本質是記錄光線中攜帶的信息,并再次用畫面表現出來。因此,拍攝的畫面要想清晰,不光要有足夠多的像素點,還要保證每個像素點都獲得足夠多的光線,也就是進光量要足夠,這就需要黑白攝像頭來進行輔助。
對于彩色攝像頭,需要在感光元件上同時采集紅、綠、藍3種光。這就意味著,對于一個5000萬像素的攝像頭來說,需要在本來就不大的感光芯片上分割出5000萬個紅色像素、5000萬個綠色像素、5000萬個藍色像素,一共15000萬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分到的面積十分少,這使得每個像素接收到的光也會很少。
而黑白攝像頭只需要區(qū)分光的明暗就好,對于5000萬像素的黑白攝像頭,只需要在感光芯片上分割5000萬個區(qū)域即可,平均每個像素可以接收光照的面積是彩色攝像頭的3倍,能夠更清晰地將畫面呈現出來。
于是,當手機擁有黑白和彩色兩種攝像頭時,就可以同時拍到一張色彩鮮艷但有些許噪點的圖像和一張更加清晰、噪點更少的黑白照片。芯片會通過算法合成出一張既清晰,色彩又絢麗的照片。
解決了突出主體和進光量不足的問題,無法實現光學變焦也是手機攝像頭的一大缺陷。
要想實現光學變焦,就需要使鏡頭伸縮,來改變光學系統(tǒng)的焦距。然而手機的光學系統(tǒng)被固定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無法實現伸縮,自然無法光學變焦。
既然一個固定焦距的攝像頭不行,那么多個具有不同焦距的攝像頭是不是就能實現變焦了呢?
目前可實現變焦的手機一般是搭載兩個或多個不同焦距的攝像頭,拍攝時,不同焦距的攝像頭同時進行拍攝,獲得遠近不同的圖像信息,手機芯片將這些信息整合,最終合成出你想要放大的對應倍數的圖像,并保證放大前后畫面同樣清晰,達到和光學變焦相同的效果。
簡言之,多攝像頭就好比多個觀察員,它們各司其職,把物體的輪廓、顏色、遠近等信息記錄下來。而手機芯片則像一個畫師,它利用攝像頭收集來的信息再次把畫面塑造在我們眼前。
(據微信公眾號“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