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娜)暑假即將結束,家住甘肅省武威市的陳建梅帶孩子乘坐火車前往蘭州游玩。她和家人對正在建設的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武段)鐵路充滿期待,建成后,他們可以在家門口坐上期盼多年的高鐵,武威至蘭州的時間將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一半以上,不用等到寒暑假,她可以利用周末就帶孩子前往蘭州等地游玩。
圖為蘭張三四線鐵路(古浪至武威段)工人正在進行鋪軌作業(yè)。戴文昌 攝蘭張三四線鐵路貫通古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河西走廊,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和“十二五”“十三五”鐵路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大項目。線路東起蘭州市西客站,跨越黃河至蘭州新區(qū),在中川機場西側設蘭州機場地下站,之后翻越祁連山烏鞘嶺進入武威市,線路全長194.256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
蘭張三四線全線連接國家高速鐵路網中的蘭新高鐵和寶蘭高鐵,中部連通銀蘭高鐵,是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中重要的高速鐵路區(qū)域連接線。全線分為中川機場至武威段和武威至張掖段兩段建設,中川機場至武威段計劃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設任務,明年6月通車運營。該項目建成后,蘭州至張掖間將實現(xiàn)3小時之內通達,將成為蘭州至新疆方向第二條高鐵通道,對完善甘肅省西部地區(qū)高速鐵路網布局、促進甘肅省河西走廊快速客運通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蘭張三四線鐵路(蘭武段)烏鞘嶺隧道進口。戴文昌 攝武威市涼州區(qū)發(fā)改局高鐵辦公室負責人賀長瑛近日接受采訪表示,作為河西走廊的門戶,武威市在古絲綢之路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蘭張三四線的開通,將對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打通交通環(huán)節(jié)的“腸梗阻”起到重要作用,同時,該段路線也是中歐班列的主干線,鐵路建成亦能進一步加強甘肅與中亞的貿易往來。
在蘭張三四線全線線路中,因地質與水文條件復雜,施工難度相當大,有著“中國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新烏鞘嶺隧道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敖ǔ珊笸ㄜ?分鐘的隧道,我們整整修了4年?!敝需F三局有限公司蘭張三四線鐵路蘭武段XQ2標項目經理部安全總監(jiān)劉陽表示,新烏鞘嶺隧道高海拔、高低溫、高霾深、高變形的特點讓施工過程極為艱辛。
烏鞘嶺地處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東南端,平均海拔3000米,年均氣溫零下2.2℃,全年冬期施工時間達7個月,高寒缺氧、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脆弱,地質與水文條件復雜,施工難度相當大,有“中國地質博物館”之稱。
新烏鞘嶺隧道,位于蘭武二線既有烏鞘嶺特長隧道東側270米至500米之間,全長17.125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小時,為雙線隧道,是全線最長的特長隧道,是我國第三代穿越烏鞘嶺的隧道,也是我國第一座利用既有斜井施工并利用既有線通風的隧道。
圖為蘭張三四線鐵路(古浪至武威段),鐵路工人正在忙碌施工。戴文昌 攝劉陽介紹說,新烏鞘嶺隧道穿越四大區(qū)域性大斷層,最大埋深940米,存在突泥、涌水、巖爆的風險。同時因其地處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飲用水源保護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該項目建設者克服地質結構極度復雜、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生態(tài)脆弱等諸多壓力,提前完成了隧道貫通任務。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蘭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大力推行智慧工地建設,通過深化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技術創(chuàng)新建立項目生產指揮中心,通過引入“BIM+GIS”、遠程監(jiān)控、人和設備芯片定位、預警管理系統(tǒng)和VR體驗等高科技管理手段,有效整合了12項管理功能,在安全質量管理上實現(xiàn)隧道掌子面重點區(qū)域和關鍵工序高風險點管控智能化、可視化、動態(tài)化,極大提升了項目質量、安全、進度、環(huán)保、物資設備等綜合管理水平。
據了解,蘭張三四線鐵路由甘肅省鐵投集團和蘭州鐵路局作為出資人代表出資建設,由蘭州鐵路局蘭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管理。甘肅鐵投集團作為甘肅省政府鐵路項目出資人代表,成立五年來籌集資金520多億元,累計完成鐵路項目投資552.88億元,有效保障了甘肅鐵路建設資金,對甘肅省內控股鐵路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