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fā)表一項免疫學研究顯示,一種新的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皰疹病毒家族成員)候選疫苗在小鼠體內展現(xiàn)出潛力。該研究論文稱,目前,這種廣泛傳播的病毒尚無疫苗獲批,全球亟需開發(fā)出新的EBV疫苗。
據(jù)論文介紹,EBV是一種與多發(fā)性硬化和特定癌癥有關的病原體,能通過唾液傳播,已知感染過全球至少95%的成年人群體。原發(fā)感染會導致腺熱,但和其他病毒不同,EBV在原發(fā)感染后不會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而會終身攜帶。EBV感染還是多發(fā)性硬化、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喉癌、鼻癌的一個風險因素。除此之外,之前在人體和動物模型中接受評估的EBV候選疫苗表現(xiàn)不佳,因此并無疫苗顯示出效果,也沒有疫苗獲批。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澳大利亞伯格霍費爾醫(yī)學研究所Vijayendra Dasari、Rajiv Khanna和同事及合作者共同設計出一種靶向淋巴結的疫苗,并用一個小鼠模型測試其效力。他們發(fā)現(xiàn),接種該疫苗能產生強效的EBV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而且在接種疫苗后能在這個小鼠模型中維持至少7個月。非常重要的是,論文作者還證明了該疫苗能在一個淋巴瘤小鼠模型中調動免疫,從而控制EBV相關腫瘤的擴散并控制腫瘤生長。
論文作者總結表示,今后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確定該疫苗在原發(fā)感染下的效果,這里的結果會如何轉化到人群,以及疫苗誘導免疫的長期穩(wěn)定性。(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