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全國各地已發(fā)生了多起溺水事件,在分析其中的一些案例時,洪峰認為,很多群眾對“危險水域”的危險程度是缺乏足夠認知的。
【資料圖】
一起發(fā)生在廣西的溺水事件中,大人帶著4個孩子在水庫邊摸螺螄,結果兩個女孩滑入水庫,大人在救孩子時也滑入水庫,最終大人與兩個孩子同時遇難。洪峰表示,水庫邊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地域,“因為水庫堤壩通常是斜坡狀,而且水線以下的堤壩往往長滿了青苔。如果一個人在水庫邊落水,斜坡的堤壩加上濕滑的青苔,使得落水者想爬上岸的難度極大,旁人施救的難度也很大”。
在另一起發(fā)生在福建的溺水事件中,一個大人帶著孩子在海邊挖花蛤,倆人同時落海,大人被救起時已經(jīng)遇難,孩子則一直沒有找到。洪峰表示,在我國沿海一些地區(qū),比如福建廈門,離岸流的情況復雜,人落到海里才會發(fā)現(xiàn)很難脫險。
上述兩個案例都表明,危險水域不一定從表面就能看出,僅僅告知公眾遠離危險水域可能還不足以喚起很多人的警覺性。
近日網(wǎng)上還有兩段救援溺水者的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一段視頻里,一名男子在施救一名落水者時,被落水者反復按壓頭部,使得這名男子不僅無法對落水者進行施救,連自身的安全都難以保證;另一段視頻里,一名男子在救起一名溺水兒童后,因溺水兒童已經(jīng)失去生命體征,這名男子把溺水兒童倒掛在自己身上奔跑,以便溺水兒童吐水,而后再進行人工呼吸,最終救回了孩子。但很多網(wǎng)友都對這名男子施救方法的科學性提出了質(zhì)疑。
其實,無論是如何識別危險水域,還是自身及他人發(fā)生溺水時的自救、他救,都需要經(jīng)過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洪峰認為,防溺水教育首先不能與會游泳畫上等號,因為會游泳但不懂得對溺水者正確施救同樣是危險的。
5月以來,教育部以及國內(nèi)一些省市都下發(fā)了加強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的文件,在洪峰看來,宣講式的防溺水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有限,模擬真實現(xiàn)場開展的具有體驗性、實踐性的防溺水教育活動,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和達到教育效果。
浙江省水上救生協(xié)會已提議在浙江建立第一家防溺水教育體驗館,希望更多人能夠在模擬環(huán)境與真實體驗中真正了解如何辨別、遠離危險水域和在發(fā)生溺水事件后如何正確地自救、他救與互救。
溺水是導致我國青少年、學生意外傷亡的首要因素。近年來,隨著防溺水教育深入校園,更多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防溺水能力。但是,因家長帶孩子在危險水域邊嬉戲、玩耍,最終導致溺水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象未見好轉(zhuǎn),這讓洪峰意識到,學生的防溺水教育可能還需擴大范圍,應將家長也納入其中。
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兩個案例,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在危險水域邊玩耍,最終發(fā)生不測。類似的事件已經(jīng)屢見不鮮。
洪峰介紹,在國外,防溺水的工作主要針對海岸邊,因為普通人的安全意識較高,河湖池塘等內(nèi)陸的不明水域,通常不會有人冒險涉入。但在國內(nèi),河湖池塘等內(nèi)陸水域發(fā)生的溺水事件更多,因為對于不明水域甚至是明確標注危險的水域,依然有人會視而不見、鋌而走險。
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的水域,往往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危險。諸如水庫斜坡、水線下的青苔、海岸暗流都是看不到的危險因素。一條山間小溪也會因為上游的山洪暴發(fā),在短短幾分鐘時間里變成洶涌的激流。
據(jù)深圳媒體報道,在深圳的大梅沙海濱浴場,3年來救生員成功救起的溺水者多達600余人,溺水的主要原因多是游客高估自身能力而發(fā)生意外。
洪峰表示,因為家長、大人的安全意識不足和缺乏防溺水知識,他們很容易帶著孩子進入危險水域,而一旦孩子發(fā)生溺水,大人肯定都是千方百計地施救,但又往往因為施救方法不得當,不僅救不了孩子,還出現(xiàn)大人、孩子一起遇難的悲劇。
洪峰建議,學校進行防溺水教育時可以動員家長一起參加。另外,防溺水教育走進社區(qū)也非常重要,因為防溺水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努力。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