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宏偉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p>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相關資料圖)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浪漫的寄托離不開太空,離不開星月。你有多久沒看過星光點點的夜空了?國是君沉浸式帶你去觀星勝地“冷湖”,看看手可摘星辰的夜空長啥樣。
廢墟+營地這是你能到達的“火星”
冷湖鎮(zhèn)位于青?!拭C大環(huán)線上,平均海拔約2800米,空氣較為稀薄,賞星清晰,且大部分人在這里不會產生嚴重的高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介紹,冷湖地處我國四大無人區(qū)的中間位置,沒有光污染,是“暗夜”之地,這是觀星地絕佳選擇。同時,星光穿過大氣時,受大氣湍流影響,會一閃一閃的“眨眼”。這里視寧度較小,大氣湍流帶來的抖動較小,可以看到不“眨眼”的星星,星光銳利清晰。
繁星初上的“火星”營地 楊宏偉攝在這樣一個四下無人的地方,因為這片星空,冷湖成了一座你可以到達的“火星”。這里搭建了一所模擬火星生活的營地,你可以白天在“火星”漫步,傍晚回看營地夕陽,夜晚用專業(yè)的天文望遠鏡觀星,住進未來感十足的太空艙——主打的就是一個“沉浸式”體驗火星。
冷湖實驗室“火星”營地和夕陽 楊宏偉攝“火星”營地睡眠艙 楊宏偉攝從G315國道到達這里需要經過一段90多公里的砂石土路,這條路也是去往俄博梁雅丹地貌群的必經之路,被自駕車友們稱為“火星一號公路”。
有了科技未來感,有了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歲月的痕跡更讓這里蒙上一層神秘滄桑的面紗。早在20世紀50年代,身為無人區(qū)的冷湖因被發(fā)現(xiàn)石油資源變得熱鬧非凡。1960年,這里被設立為冷湖市,有十萬人曾在這里生活。但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這里逐漸人去樓空,又回歸了從前的寂靜。
冷湖石油工業(yè)遺址保護區(qū) 楊宏偉攝航拍冷湖石油工業(yè)遺址保護區(qū)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當年這里的幼兒園、銀行、商店變成了殘垣斷壁,廢棄的“磕頭機”靜靜矗立,難掩當初的忙碌氣息和繁華景象。冷湖再度沉寂直到這片星空讓它被再度喚起,成為追星人的觀星小鎮(zhèn)。
天文學家:這里是東半球最適合看星星的地方
在冷湖,我國還打造了一流的天文觀測基地——“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冷湖天文觀測臺位于冷湖鎮(zhèn)賽什騰山C區(qū)海拔4200米的位置。遠遠望去,天文臺的白色穹頂在山巒之間清晰可見,宛若一道風景。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標志 楊宏偉攝天文臺為什么選在這里?鄧李才介紹,頂級的觀測臺選址需要具備遠離光污染、晴天多、視寧度低、海拔適宜、后勤保障佳等多種因素。與世界頂級天文臺夏威夷大島上的MaunaKea天文臺一樣的是,冷湖的天文觀測臺也處于鮮有植被的無人之地。
鄧李才在公開發(fā)表的文章中介紹,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程度的提升和人口的增長,特別是望遠鏡口徑的擴大、探測設備靈敏度的提高和對科學目標的重視,城市燈光對天文觀測的影響變得不可接受。紫金山天文臺、云南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等都因為城市的亮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現(xiàn)代天文臺選址的基本方向,就是走向高原、走向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域。
他還提到,冷湖天文臺視寧度足夠低,晴天多,每年天文觀測可用的時間達300天,與世界其他頂尖天文臺基本持平,是整個東半球的最佳觀星地。它的建設填補了世界東半球大型天文觀測基地缺失的空白,能夠捕捉西半球處于白天時監(jiān)測不到的星象。
圖為冷湖天文觀測基地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無人的暗夜是寶貴的天文資源,青海省著手立法保護星空。為保護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觀測基地及周邊的天文觀測夜間光環(huán)境,今年1月1日,青海省還特意頒布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這是我國首部光學天文觀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
圖自 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臺一顆小行星以“冷湖”命名
早在2022年4月12日,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向外界公布,將臨時編號2015BL563的主帶小行星以“冷湖”命名。這是一顆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帶小行星,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將它永久編號為592710,名字Lenghu,這也說明了冷湖在國際天文領域有一定影響力。
阿里公益聯(lián)合國家天文臺在太陽系“認養(yǎng)”了這顆小行星。近日,阿里公益上線了名為“愛能星球”公益產品,并賦予這顆小行星新的別名:“冷湖|愛能”星。
6月8日晚,阿里公益聯(lián)合國家天文臺、冷湖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區(qū)管理委員會在冷湖實驗室“火星”營地為這顆小行星舉辦了命名儀式。
12歲的土族學生包有倩家住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此次作為阿里公益平臺受益人代表前往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火星營地參觀學習。她說,“雖然還沒有自己的飛船,但是我已經體驗了太空艙,穿了宇航服,上了天文臺,還在科學家的帶領下用天文望遠鏡看了太陽和星空,我覺得我的夢想有一部分已經實現(xiàn)了?!?/p>
鄧李才在現(xiàn)場表示,天文研究和科普教育很重要,科技和公益融合可以讓更多鄉(xiāng)村兒童擁有向往星辰大海的志向和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
“科技和公益一樣,既需要超凡的想象力,更需要無限的耐心,強大的執(zhí)行力,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在我們的愛能星球上,既能仰望星空,又能點滴積累,用實實在在的公益行動,幫助改變更多人?!卑⒗锇桶突饡泵貢L、平臺公益負責人巧彤說。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