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10歲的中國小男孩與外國孩子用英語對話的視頻在網(wǎng)上火了,引來百萬網(wǎng)友圍觀。中國男孩全程英文流利,表情從容淡定,遇到對方挑釁仍舊波瀾不驚,從容應對,被網(wǎng)友稱為“淡定弟”,“頗有外交官的風范!”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lián)系上了“淡定弟”的父親,聽他講述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
(資料圖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實習生 張靜萱
網(wǎng)絡爆火 “淡定弟”懟外國熊孩子,毫無壓力
火爆網(wǎng)絡的視頻中,中國男孩和外國網(wǎng)友無障礙溝通,在面對個別外國網(wǎng)友說出歧視性詞匯時,他不卑不亢地指出了對方的無禮,果斷而自信,甚至在“懟”外國“熊孩子”的時候,表情仍舊沒有太大起伏,于是網(wǎng)友紛紛親切地稱呼他為“淡定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lián)系上了視頻發(fā)布者陳波,他是視頻中孩子的父親,孩子名叫陳鑄蹊,今年10歲,他還有一位12歲的姐姐陳臨溪。姐弟倆就讀于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大同瑞致小學,這些視頻是他們的父親陳波在幫助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錄下來的。
鑄蹊為什么全程都那么淡定?陳波告訴記者,由于孩子經(jīng)常與網(wǎng)友對話,心理素質還算不錯。孩子自己說,當時沒什么表情,其實是因為緊張。這個答案讓記者忍俊不禁。不過陳波說,鑄蹊平時其實也蠻“淡定”的,比如他在班級里用英文介紹自己和外國網(wǎng)友交流時,面對同學們的掌聲,他也表現(xiàn)得很“淡定”,面對大人的表揚,也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在這些與外國網(wǎng)友對話的視頻中,也會出現(xiàn)“淡定弟”的姐姐陳臨溪,姐姐的英語口語也十分流利,絲毫不遜色于弟弟。因為姐弟倆雙雙出鏡,因此陳波把更新這些視頻的賬號取名為“花小朵&花小芽”,姐姐是花小朵,弟弟是花小芽,寓意著姐弟倆會像花朵和嫩芽一樣,茁壯成長。
“淡定弟”的走紅帶火了這個賬號,也讓更多人關注這對可愛的姐弟倆。而讓記者想不到的是,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姐姐其實早在1歲半時就被確診雙耳極重度耳聾,戴上人工耳蝸后才開始學習說話。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現(xiàn)在姐姐的普通話說得非常標準,英語水平也很棒,姐姐的勵志經(jīng)歷也讓不少持續(xù)關注他們的粉絲動容。
背后故事 姐姐失聰,父親辭職帶女兒做聽力康復
父親陳波告訴記者,姐姐陳臨溪不僅英語說得好,還能寫一手好看的毛筆字,“女兒一歲半被確診后,我們給她戴了助聽器,半年之后發(fā)現(xiàn)助聽器也沒有效果,就想辦法給她植入了人工耳蝸。”陳波這樣說道。
在陳臨溪1歲半時,陳波帶著她參加中國殘聯(lián)舉辦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陳波說:“人工耳蝸很貴,手術費、器械費等總共要花費22萬元左右,好在我們屬于第一批國家救助的受益者,自己沒出錢,比較幸運。”陳臨溪在長沙市接受了手術,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為陳臨溪植入人工耳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她要嘗試開口說話。為了不讓女兒錯過學習說話的黃金窗口期,陳波辭去了工作,全身心陪著女兒學說話?!敖憬阒踩攵伒臅r候,弟弟才一個多月大,媽媽沒辦法陪伴臨溪,我就辭掉了工作,帶女兒到湖南省聽力康復研究中心學習說話?!?/p>
經(jīng)過一年半的聽力康復訓練,陳臨溪的語言能力基本接近同齡孩子。在湖南省聽力康復研究中心“畢業(yè)”時,陳臨溪發(fā)音清晰度達到了95%,屬于正常水平。隨后,陳臨溪開始像同齡孩子一樣進入公立學校學習。
給娃全球找“陪練”,姐弟倆英語基本滿分
其實,早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陳波就開始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英語交流環(huán)境了。陳波坦言,這么做的初衷還是為了女兒。
由于人工耳蝸的特性,英文中的一些高頻發(fā)音詞匯,在傳輸過程中會損失掉很多。陳波說:“國內很多戴人工耳蝸的孩子,他們的英語學習到初中之后就越來越吃力。”所以從女兒三年級開始,陳波就開始讓姐弟倆在微信群中與群友進行英文交流,“微信群中的英文交流比較簡單,講完一句話就可以停下來,也有思考的時間。”
之后,陳波在短視頻平臺上使用聊天室的功能,讓姐弟倆在聊天室里與網(wǎng)友用英文閑聊。一個小小的直播聊天室成了姐弟倆的“英語角”,直到現(xiàn)在,姐弟倆閑暇時還會不定時上線和網(wǎng)友聊天,英語角人氣也越來越旺。
在姐弟倆有了一定的英文溝通基礎之后,陳波開始為他們尋找國際伙伴。通過網(wǎng)絡平臺,他們找到了一對加拿大的小朋友,對方也是姐弟倆,姐姐11歲,弟弟9歲?!拔覀兒瓦@一對小朋友已經(jīng)聯(lián)系了將近兩年,每個星期天晚上八點鐘都會連線。因為是固定的伙伴,所以孩子在練習時會更加放松一些,句子發(fā)音有問題的時候,對方可以幫我們指出來,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學習中文?!?/p>
就這樣,姐弟倆的英語水平在日積月累中大幅度提升。陳波說:“兩個孩子不僅每個學期都是全優(yōu)成績,英語考試基本上也都是100分?!?/p>
連線過“熊孩子”,還有地球另一端的課堂
“每次孩子連線的時候,我都會陪伴,他們的連線都是經(jīng)我篩選的。”
盡管如此,姐弟倆也會碰到外國“熊孩子”。在陳鑄蹊一次連線中,他遇到了三個孩子,吐露了幾個歧視性的詞匯,陳鑄蹊淡定地糾正對方的措辭,有禮有節(jié),得到了對方的尊重。
根據(jù)陳波的統(tǒng)計,目前他們已經(jīng)連線過36個國家的網(wǎng)友,與20多個國家的友人保持聯(lián)絡。談及印象深刻的事,陳波說有時候會連線瑞典的學生,他們在教室里用平板電腦視頻聊天。他們的老師還在上課,甚至對面的學生會邀請他們的老師來跟我們打招呼,“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p>
目前,姐弟倆的詞匯量已經(jīng)達到了5000個左右,但陳波并不滿足于此。他的目標是讓兩個小朋友在高二之前詞匯量達到10000個左右。陳鑄蹊自己也說長大之后想當翻譯官,“除了翻譯官,我還想當考古學家、科學家、宇航員和飛行員?!?/p>
紫牛追蹤 記得“詩人騎手”嗎 他真的出詩集啦
收到寫有自己名字的詩集時,王計兵還在送外賣。他的第一反應是,先把單子送完,然后飛奔到快遞點……2月21日,54歲外賣騎手王計兵拿到了自己的詩集《趕時間的人》,這是他人生中出版的第一本詩集。
“每天我都能遇到/一個個飛奔的外賣員/用雙腳錘擊大地/在這個人間不斷地淬火?!?022年7月20日,王計兵寫下的這首不足百字的小詩被詩人陳朝華分享到微博,引來2000多萬網(wǎng)友關注,10多萬網(wǎng)友轉發(fā)點贊。
詩歌走紅一周后,王計兵收到了6家出版社的“出書邀請”,說想把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整理成一本詩集。
新鮮出爐的詩集里,王計兵給自己寫了一篇長長的自序,介紹自己和寫作之間的故事。
王計兵創(chuàng)作的開端是在1988年,那年春節(jié)剛過,王計兵跟著建筑隊踏上了遠赴沈陽打工的列車。建筑隊里的農民工,大都是成家立業(yè)的中年人,他們相互之間聊家庭,談兒女,王計兵根本插不進去話。從那時起,他突然產(chǎn)生了寫作的念頭,開始用寫日記的方式來抒發(fā)自己心里的感受。寫到今天,王計兵留下了4000多首詩歌以及一些小說、散文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他投到了報紙、雜志,還有一些作品沒來得及面世,甚至都沒有保存下來。
2月21日,收到《趕時間的人》這本詩集后,家里人都非常開心?!耙驗閯?chuàng)作增加了收入來源,當然是非常好的,但還沒想過要離開外賣行業(yè)。”王計兵對自己的定位依然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孫慶云 閆春旭
《揚子晚報》2023年02月24日A04版
關鍵詞: 揚子晚報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