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線上、從親友到陌生人,陪伴從未缺席——
八成受訪青年感受到陪伴彌足珍貴
看見的價值
(相關資料圖)
2023年,《中國青年報》一個老牌欄目“中青視線”以新的姿態(tài)與您見面了!作為媒體人,我們始終相信看見的價值:看見國家前行、社會發(fā)展、家庭建設、個人成長的足跡;看見公平正義的陽光;看見青年堅忍不拔的擔當;看見點點星火的溫暖匯聚成炬……重塑可視化全媒體精兵,讓我們離您更近,離新聞現(xiàn)場更近。期待與廣大讀者朋友一起,凝聚看見的力量,跨越時間的湍流,一路向前。
——————————
張?zhí)鹛?化名)是2023年考研生,這是她第二次參加研究生考試。一年來,她都在居家備考,來自家人“舒心又溫馨”的陪伴,給她很多情緒安撫和情感養(yǎng)分。家人間相互照料,連平時很少做飯的甜甜也下廚房,學著給媽媽煮了熱湯面和姜汁可樂,這份守護讓甜甜對親情“陪伴”多了一種人生體悟。
這個冬天,家人、朋友、鄰居,甚至素不相識的路人,都在陪伴中彼此溫暖。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發(fā)起調(diào)查“這個冬天,誰陪伴在你身邊”,就讀或畢業(yè)于194所高校的4668名青年填答了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顯示,80.23%的受訪青年表示,近段時間以來,越發(fā)感受到來自他人陪伴的寶貴,更有81.71%的受訪青年期待身邊有人陪伴。
陪伴,是最暖心的告白
中青校媒調(diào)查中,84.08%的受訪青年表示,近段時間得到過別人的幫助。
受訪青年都得到來自什么人的幫助?調(diào)查顯示,家人(87.02%)、朋友(75.71%)、同學(61.42%)和老師(59.08%)的比例最高。
此外還有:鄰居(25.17%)、同事(23.14%)、醫(yī)生(16.75%)、社區(qū)工作人員(15.85%),快遞員(15.53%)、外賣員(14.57%)等。
值得注意的是,28.47%的受訪青年曾得到過陌生人的幫助,21.79%的受訪青年得到過陌生網(wǎng)友的幫助。
張靜雯今年讀大四,為了準備考研一直留在學校。讓她難忘的是,自己曾收到學院一位老師發(fā)來的信息,“我看你好像一天都沒有喝水,你經(jīng)過學院樓時,我給你拿點水?!?/p>
后來,她果真在學院一樓見到了這位老師,老師笑著沖她揮手,從窗戶給她遞了瓶礦泉水。還有老師給她拿來一袋物資,一瞬間,張靜雯的眼淚止不住了——里面整整齊齊地放著蘋果、礦泉水、消毒液和兩包口罩,“這一刻我感受到了老師們陪伴在身邊的溫暖,就像父母一樣?!?/p>
來自好友的陪伴也彌足珍貴。大二學生蔡芷晴所在的學校前段時間發(fā)布了一個心理微電影視頻征集活動,她很想?yún)⒓樱钟行┌l(fā)愁,“通知中寫著,需要一周時間完成原創(chuàng)劇本”。
她想找好友小棋做搭檔,又怕學習任務重,小棋會拒絕。令她欣喜的是,小棋很快就給了她肯定的答復,兩人一拍即合。蔡芷晴將自己的顧慮一股腦倒了出來,小棋笑著說:“沒關系,做有意義的事情常會遇到難題???,現(xiàn)在可是我們兩個人的力量合在一起了?!?/p>
中青校媒調(diào)查結果顯示,80.23%的受訪青年表示,近段時間以來越發(fā)感受到來自他人陪伴的寶貴。
陪伴的形式則是多種多樣。調(diào)查中,69.99%受訪青年曾和他人相互打氣鼓勁,陪伴彼此度過,67.29%受訪青年會交流經(jīng)驗,分享防疫信息。此外還有:分享經(jīng)驗,解決生活難題(42.67%),分享藥品、抗原試劑等醫(yī)療物資(35.82%),組織團購生活用品(21.96%),提供、借用車輛等應急工具(18.74%),幫忙照顧老人、孩子(16.82%)等。
溫暖,在陪伴中傳遞
很多被他人溫暖的人,也在通過自己的行動,將溫暖傳遞出去。受訪青年幫助他人的具體做法有:轉發(fā)、傳播權威防疫信息、生活指南(65.83%),分享藥品、食物等必需品(35.95%),轉發(fā)求助人發(fā)布的求助信息(35.52%),作為志愿者幫助他人(31.90%),自發(fā)分享生活經(jīng)驗(31.41%),創(chuàng)作暖心的文藝作品(29.82%),分享搶菜攻略等生活經(jīng)驗(27.89%)等。
從接受幫助的腸癌患者家屬,到成為提供幫助的答疑志愿者,咩咩用了不到一年。“咩咩”這個名字是她作為志愿者在病友群里的昵稱,她將一份份遠程的陪伴傳遞給陌生的同路人。
剛得知家人生病時,咩咩對于腸癌相關情況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tài)”,通過微博加入了患者交流群,咩咩直言自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在群內(nèi),每天都有管理員為患者和家屬答疑解惑,一些病友分享化療經(jīng)歷、手術前后護理經(jīng)驗等。咩咩很感謝這些無私提供幫助的朋友。在她看來,陪伴的力量是強大的:“除了流淚,原來還有那么多我們可以做的,還可以在堅持中懷抱希望。”
在病友群交流中,咩咩發(fā)現(xiàn)有很多新群友和自己當初一樣,找不到頭緒和思路?!拔议_始試著為大家作簡單的答疑,解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比簝?nèi)組織的“公益MDT(多學科會診)”給了她成為一名志愿者的契機,“我們一共組織了5期活動,很多病友接觸到高水平的診療團隊,找到了治療方向,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走出去的勇氣和堅定求醫(yī)的信念,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p>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疫情期間,翁彥輝每天要提醒學生勤洗手、戴好口罩,在家長群分享疫情防控通知、科普文章。對剛工作一年多的翁彥輝而言,陪伴學生是他工作和生活的核心。
這學期他經(jīng)常要進行網(wǎng)課教學,如何讓屏幕前的同學們保持注意力、真正學到知識,是翁彥輝最關注的事情。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翁彥輝在直播課上加強連線互動頻率,還特別增加了猜謎語、趣味搶答等環(huán)節(jié)。批改作業(yè)時,他總會給學生寫幾句鼓勵性的評語,加上幾個可愛的表情包?!半m然同學們在線上,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用心用情的陪伴?!?/p>
調(diào)查中,93.89%的受訪青年感受到身邊親友需要得到更多陪伴。同時有81.71%的受訪青年期待有人陪伴。
2023,陪伴父母親朋一起慢慢變好
每一份陪伴都是生命最珍貴的禮物。中青校媒調(diào)查結果顯示,78.49%的受訪青年表示在陪伴中獲得了溫暖,69.77%的受訪者學會了珍惜。在陪伴中的收獲還有:幸福(65.08%)、安全感(64.46%)、充實(52.89%)、勇氣(50.49%)、分享(45.87%)、鼓勵(45.59%)、動力(42.67%)、獲得感(39.25%)等。
和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是翁彥輝的新年目標。他感到,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也見證著自己的成長。
蔡芷晴和小棋的微電影在反復商討中逐漸成形。如何演繹主人公的童年,蔡芷晴始終沒找到滿意的方法。這邊小棋開動腦筋,想出了好點子。蔡芷晴收到改過的成片,發(fā)現(xiàn)視頻中主人公童年的照片,正是她和小棋的大頭照,興奮得大叫起來。
蔡芷晴坦言:“如果沒有朋友的陪伴,我多半就放棄了。最終是否獲獎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有人始終堅定地陪伴著你,就是一種意義?!?/p>
2023年來到了,對于新的一年,受訪青年期待的關鍵詞有:奮斗(65.21%)、健康(62.49%)、成長(60.71%)、快樂(58.63%)、勇敢(55.08%)、突破(53.86%)、陪伴(51.74%)等。
在新的一年大家都有什么樣的小目標?66.50%的受訪青年期待事業(yè)或?qū)W業(yè)更上一層樓,63.20%的受訪青年表示會多陪伴家人,54.33%的受訪青年選擇了多讀書,54.26%的受訪青年希望自己更健康。
對張?zhí)鹛鸲裕粫涍@場和新冠病毒正面交鋒的考研經(jīng)歷,不會忘記和朋友們互相祝福的話語,更不會忘記父母在這段日子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陪伴。“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陪伴會帶給我安全感,也給我面對這個世界新的勇氣?!?/p>
張?zhí)鹛鹣M?023年會有更多好運,她最想在接下來的假期多陪陪父母,在充滿煙火氣的一日三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踏實。
中青校媒調(diào)查顯示,新的一年到來,受訪青年希望更多地陪伴在父母(88.02%)、朋友(70.14%)、兄弟姐妹(61.16%)、伴侶(35.03%)、同學(31.30%)等人的身邊,一起慢慢變好。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程思 王軍利 羅希 實習生 范子菁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