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業(yè)企業(yè)究竟先進在哪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業(yè)重器的“智造”秘訣
閱讀提示
針對產業(yè)鏈中的發(fā)展難題,徐工集團全力做好技術攻關,加大研發(fā)投入,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產業(yè),不僅為企業(yè)自己的機械裝備供應核心零部件,更是為中國裝備制造貢獻“硬核力量”。
12月8日,在江蘇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徐工集團”)塔機智能制造基地,十余輛紅色重卡滿載著黃色塔機結構件,緩緩駛出。到達目的地常泰長江大橋的施工現場后,這些結構件將被組裝成一臺全球最大塔機,并在300米以上的高空完成一系列最大吊重超過300噸的鋼塔吊裝作業(yè)。
工程機械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裝備,彰顯著中國制造發(fā)展的新高度。
近年來,徐工集團憑借一臺臺自主研制的工業(yè)重器,一次次讓外界驚艷,引領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依托領先的技術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徐工集團從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名第11位逐步躋身到第3位,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記者近日走進徐工集團,探訪這些工業(yè)重器從制造到“智造”的秘訣。
無人化生產,效率加倍
在車間入口除塵后,記者走進徐工集團液壓閥智能車間。在這個封閉式恒溫車間,舉目四望,車間里的機器正有條不紊地運轉,現場卻看不到多少工作人員。
智能化立體倉庫、機加工自動化線、自動導引運輸車……一系列前沿的智能制造技術在這里一一實現。徐工液壓事業(yè)部總經理陳登民介紹,2011年,徐工開始進軍高端液壓閥領域,隨著“高端液壓閥智能制造及產業(yè)化項目”的落地建成,徐工集團已經實現年產3萬件高端液壓閥,并逐步成為智能制造的行業(yè)標桿。
“以前采用人工上料,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如今通過搬運機器人自動上料,比原來的生產效率提高一倍?!标惖敲裾f。
類似的“智造”場景,在徐工隨處可見。
來到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電控變速箱生產線,幾臺機器人正忙著將一個個零部件“吃”進生產線?!吧a線24小時作業(yè),一天能裝配50臺電控箱。”操作員袁濤自豪地說,機器作業(yè)效率是以前人工操作的3倍,裝配精度也大幅提高。
“我們已具備高精度齒輪制造能力、高精度箱體加工能力、熱處理加工能力,為推動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奠定基礎。”徐工傳動副總經理呂昌告訴記者,近四年,徐工傳動先后引進1條數字化熱處理工藝產線、9大智能化生產線,制造裝備總體數字化率達到95%以上。
“這些液壓件、傳動件是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以往我國在這些領域基礎薄弱,常常受制于人。針對產業(yè)鏈中的發(fā)展難題,徐工全力做好技術攻關,加大研發(fā)投入,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產業(yè),不僅為企業(yè)自己的機械裝備供應核心零部件,更是為中國裝備制造貢獻‘硬核力量’?!毙旃ぜ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說。
技術賦能,設備“說話”
在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通過5G技術的賦能和大數據的運用,“萬物互聯”正得以實現。各類物料清單、庫存信息在電子屏幕上一覽無余,工人們通過遠程操控,發(fā)布生產指令。
要實現這種遠程操控,依靠的正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fā)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徐工漢云工業(yè)互聯網平臺。
“有了這個平臺,設備可以‘說話’,更加智慧、安全?!闭驹谝粔K超大電子屏前,徐工漢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張啟亮向記者演示起來。他手拿遙控器,點開一張世界地圖,上面呈現出很多光點,“每一個光點就代表一臺徐工生產的機械設備,設備的各項運行參數在上面一目了然,如果出現故障也會自動提示”。
張啟亮說,目前,徐工漢云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已成功賦能裝備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屬、新能源等80多個行業(yè),服務企業(yè)超7萬家,技術應用惠及全球。
今年5月,巴西礦業(yè)巨頭淡水河谷公司采購了一批徐工礦山開采機械設備。依托徐工漢云工業(yè)互聯網平臺,這些挖掘機、寬體車等大型工程設備可實現在線調度、遠程遙控施工,施工現場實現無人化作業(yè),大幅提升了礦區(qū)作業(yè)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這些設備智慧、安全、技術含量高,我們很高興可以與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深度合作?!钡庸炔少彺眈R爾科·布拉加說。
自主創(chuàng)新,產品迭代
11月1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徐工2600噸起重機在山東成功完成陸上最大風力發(fā)電機組的安裝,實現了起重性能和作業(yè)效率的新突破,再次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機最高最大吊重世界紀錄。
這臺起重機吊裝的風機,單個機組部件最重可達171噸,相當于100多輛家用汽車加起來的重量。該起重機總設計師李長青表示,徐工圍繞千噸級以上全地面起重機持續(xù)開展自主研發(fā)攻關,目前已成功實現進口替代。
相關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徐工全地面起重機從1200噸、1600噸、1800噸,再到現在的2600噸,屢次刷新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世界紀錄,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話語權。
不僅是起重機,徐工生產的工程機械整機設備、核心零部件等均實現全面迭代升級:新型電控傳動箱、大噸位濕式橋、負載敏感多路閥等一批高端零部件實現自主可控;4000噸級“全球第一吊”、700噸級“神州第一挖”、35 噸級“神州第一鏟”等一大批產品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國之重器”,多項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和疫情考驗,中國工程機械產業(yè)在危中思變,釋放了高質量發(fā)展的巨大能量,這背后的源動力就是自主創(chuàng)新。”楊東升表示,自主創(chuàng)新已經嵌入徐工的發(fā)展基因,成為企業(yè)搏擊市場的“通關密碼”。
近年來,哪怕面對行業(yè)寒冬,承壓前行,徐工每年的研發(fā)投入占比始終保持5%以上。1999年徐工專利數僅為6件,目前徐工擁有授權專利9600余件,發(fā)明專利2300余件,國際專利160余件,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7個制造業(yè)單項冠軍。
記者了解到,徐工目前匯集了總數達6000多人的研發(fā)團隊,占集團員工的四分之一。集團高技能人才占比達57.4%,生產一線技能人員占比提升至65.7%。企業(yè)持續(xù)推動以市場為導向的激勵機制,持續(xù)強化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已有約200名高級技術專家獲得股權激勵。
展望未來,楊東升表示,徐工將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加快推進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早日建成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chuàng)新領先的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yè)。
黃洪濤 王偉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