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譯 陳志丹)“大史村,古時富,二十四,財主戶,成玩藝,三兩處,邊家務(wù),為師傅,學成后,四方出,傳一輩,又一輩……”這是一首流傳在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尚村鎮(zhèn)西大史村的歌謠,記錄了該村“八閃翻”武術(shù)的由來與傳承。
“八閃翻”又名“翻子拳”,始創(chuàng)于北宋,清嘉慶年間傳入滄州境內(nèi),后傳入肅寧縣東泊莊村一帶,其特點是手腳并重突出腿活,動作舒展,架勢較大,攻防方法明顯,硬攻直進,快速勇猛。上世紀初,西大史村村民董春林繼承了該拳法,并傳給其孫董海山以及該村50多位村民。
圖為武術(shù)班學員正在訓練。 肅寧縣委宣傳部供圖近年來,由于村里的年輕人忙于生計,無暇練武,也沒有人組織孩子們學武習武,“八閃翻”的傳承在當?shù)孛媾R失傳。
“再不傳承,這套活兒就斷了?!苯衲?6歲的董海山說,師兄弟中他最小,最大的師兄已經(jīng)76歲。為將前輩留下的武術(shù)傳承下去,2016年,他和師兄弟們著手開辦公益武術(shù)班,把練武場地設(shè)在了村委會大院,號召全村及附近村莊愛好武術(shù)的孩子都來習武。
從那時起,每個周五、周六的晚上成了西大史村公益武術(shù)班開課的時間。每當這時,董海山都會和師兄弟們聚在這里,手把手教授孩子們習武。
2017年,西大史村自籌資金3萬多元,在村委會院內(nèi)的空地蓋起了簡易練功房。老武師們又湊錢購置了鼓、銅器、刀槍劍戟等一些練功用品。董海山說,除了“八閃翻”,他們能教授的刀槍拳法共計100多套。
“練武本身就是個磨煉意志的過程,因此不光動作要做到位,精氣神兒更要到位?!闭n上,老武師李福啟告誡習武的學生。
圖為老武師正在指導(dǎo)武術(shù)班學員的動作?!∶C寧縣委宣傳部供圖今年11歲的于小航是武術(shù)班的第一批學員,他已跟隨老武師們堅持練習了6年,掌握了刀、槍、拳等十幾套武術(shù)?!啊毴?,夏練三伏’,在練習武術(shù)的過程中,我的意志力和專注力得到了提升?!庇谛『秸f。
六年時間,董海山和他的師兄弟們義務(wù)教授近百名學員,如今,不僅西大史村的孩子們過來習武,還吸引了周邊多個村莊的孩子加入進來。
看著學生們越來越多,董海山心里樂開了花:“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把傳統(tǒng)武術(shù)代代傳承下去?!?完)
關(guān)鍵詞: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wù)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