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網(wǎng)課期間學生和家長如何相處?怎樣適應?
專家:不要“監(jiān)管”要“贊賞”
孩子居家網(wǎng)課,沒有老師的管束難以自律怎么辦?平日里白天可以眼不見為凈的家長,如今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孩子上課時那顆躁動的心,自己也忍不住火冒三丈,一觸即發(fā)的親子沖突如何避免?高三的同學,尤其是平日走讀的,如何靜下心來在全封閉的校園里專心備考?針對學生和家長們關心的種種問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心理科組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肖冬梅老師和廣東實驗中學學生發(fā)展指導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鵬老師給出多個實用性建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小學篇
問題一:
每天看到娃上課時扭動的身軀和空洞的眼神,默念一百遍“親生的”也無法阻擋我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想立刻沖上去提醒,又怕反而會影響到他的專注力,怎么辦?
肖冬梅:這段時間,家長要做的首先是照顧好自己,只有自己精神好了,情緒好了,才能好好對待家人,好好對待工作。如果心里焦慮,翻來覆去睡不著,可以嘗試學習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腹式呼吸,每一次呼氣出去時想象自己的煩惱都呼出去了,肩膀更放松了,全身放松了,很快就能入睡。身體感覺好了,精神狀態(tài)就會好,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家長思考該用什么方式提醒孩子專心上課,說明大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自己的提醒是有效的,并且不破壞親子關系。只是不管我們用什么方式去提醒,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我被監(jiān)視了,我被否定了。這會讓親子處在對立否認的狀態(tài),那么任何提醒,孩子都不會接受。我們可以把關注點從“孩子不認真聽課”轉(zhuǎn)為“孩子認真聽課”,對孩子表示贊賞。其實一天網(wǎng)課下來,孩子總有認真聽的時候,我們?nèi)绻⒆诱f:我剛才看到你很專心在聽課,連我在門外經(jīng)過都沒發(fā)現(xiàn),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就會自動回憶自己認真聽課的某個階段,然后很開心地講述他的專心歷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明天會更專心。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說,我們就可以為他描述細節(jié):“我看到你眼神很專注,聽了很長時間都沒有離開電腦,作業(yè)也獨立完成了?!奔议L還可以有其他描述。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被關注了,并且是被正面關注了,他就會更有動力去做得更好。
這里我們要注意不要在孩子聽課的過程中去鼓勵,而是在課后一個輕松的氛圍下進行,不然不管我們的語言說了什么,孩子都會覺得自己“被監(jiān)視”了。
問題二:
如果實在忍不住吼了娃或者打了娃,事后要怎么補救才好?
肖冬梅:家長實在忍不住吼了娃或打了娃,可能是娃做了什么或說了什么才會讓家長情緒失控,讓孩子看到一個真實的家長,讓他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當然了,補救是必要的。最好的補救就是開誠布公地跟孩子討論事件,弄清楚孩子為什么這么做這么說,也告訴孩子自己為什么會情緒激動。彼此都就自己沒做好的部分道歉。家長要注意,這種開誠布公的討論行為不要只出現(xiàn)在矛盾沖突之后,而是在“喜、怒、哀、懼”任何情緒事件出現(xiàn)后都可以親子討論,彼此分享為什么開心,為什么煩惱,為什么害怕。孩子會很喜歡家長這種開誠布公的氛圍以及彼此平等交流的感覺。如果這種交流只出現(xiàn)在矛盾沖突后,孩子潛意識里可能就會不斷制造矛盾沖突,然后享受親子討論時光了。
問題三:
娃重新奪回了電子設備使用權,偷偷玩游戲怎么辦?
肖冬梅:孩子偷偷玩游戲是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反對,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玩,偷偷玩更刺激,更能激發(fā)孩子“玩”的欲望,父母的制止經(jīng)常會激起孩子的憤怒。倒不如讓他光明正大、安安心心地玩。家長干脆和孩子一起玩,多聽聽孩子說玩電子產(chǎn)品的快樂,認同他的快樂,為他的快樂而快樂。這樣的親子氛圍下,跟孩子做好一些底線約定,比如:網(wǎng)課時不能玩;作業(yè)沒完成不能玩;晚上9點后不能玩;吃飯不能玩,每天運動一小時。如有違反,沒收手機1小時。其他時間就給予孩子自由權。家長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能真心分享孩子游戲的快樂,給予他自由決定權,孩子其實是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的。
有家長說算了吧,孩子根本不會遵守底線,約定也沒用。那是家長把順序弄反了,我們說要先建立起良好親子關系,先共享游戲快樂,然后才訂立底線。當孩子有違反時,我們要沒收手機,那就平和而堅定地沒收,不指責、不抱怨、不發(fā)泄,尤其不要陷入與孩子的爭執(zhí)中。有些孩子會抵抗家長沒收手機,嘴上會不停抗議,為自己辯解,說家長很壞等等,此時家長要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跟孩子爭論,堅定地、安靜地把手機收走就可以了。以免被孩子帶了節(jié)奏,彼此陷入情緒的漩渦。
中學篇
問題一:
中學生可能更愿意自己待在家里。如果父母去單位上班,又擔心孩子不自律,要怎么跟孩子事先溝通好?
楊鵬:家長會有這樣的擔心,一定是因為家長本身對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首先要為家長“點贊”。這樣的擔心并不完全是多余的。中小學生情緒比較容易波動,更傾向于做簡單愉快的事情和回避困難的、易引起焦慮的任務,這些表現(xiàn)都再正常不過了。其實,無論對于成年人還是孩子,在環(huán)境讓人分心的誘惑中保持自律和專注,都是一個不容易的課題和挑戰(zhàn)。
因此首先,家長和孩子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溝通的一個重要前提是“避免苛責”。對于尚未成熟的孩子獨自一人居家學習時的自律程度,家長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期待——孩子居家學習,自律是很寶貴的,不能完全做到自律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的狀況聽之任之,反而更需要與孩子妥善溝通。
家長不妨跟孩子約一個談話的時間,并且談話可以參考下面這幾個步驟:
1.詢問孩子居家學習的感受,注意既要了解積極感受,也要了解消極感受。
2.和孩子分享家長自己的一個觀察,即居家學習或工作時人的自律性和專注度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和挑戰(zhàn)。
3.讓孩子知道,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孩子或大人自己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中都會遭遇的困難。
4.與孩子一起分析居家學習時如果沒有盡量自律和專注,分別在短、中、長期視角會帶來的利與弊,比如短期會覺得輕松好玩,中期會造成學習效果不佳、影響后續(xù)學習的基礎和進度,進而影響考試升學的選擇和結果,長期則可能會滋長好逸惡勞、做事不專注的不良習慣,對工作和發(fā)展均帶來不利影響。
5.與孩子一起探討,居家學習期間,怎樣才能既讓自己享受到愉悅和歡樂,又讓自己的學習收獲盡可能好的效果。尤其可以鼓勵孩子去體驗當其他人都沉溺在短期享受里的時候,自己卻能更勇于面對分心與誘惑的挑戰(zhàn),以及通過努力去實現(xiàn)學業(yè)上充實的收獲等更加“高級”的快樂。
6.鼓勵孩子對自己居家學習的自律和專注程度進行覺察、評估和記錄,比如每個半天給自己的自律度與專注度進行0-10分的打分,每晚家長與孩子進行回顧和討論,對于積極的地方及時肯定,對于不足的地方一起探討對策。
總之,在自律專注的培養(yǎng)道路上,家長和孩子更應該成為一路同行的伙伴,而高壓監(jiān)管往往只會培養(yǎng)孩子對于“他律”的依賴性。
問題二:
平時是走讀的高三學生,現(xiàn)在突然封閉,覺得有點緊張和不習慣,怎么辦?
楊鵬:從走讀一下子換成在學校住宿,的確是一個需要適應的環(huán)境轉(zhuǎn)變。然而既然這已成定局,其實也就不再需要有任何糾結。雖然你可能會感受到一些學校住宿不如走讀之處,但不妨也多想想這一變化的好處,比如節(jié)省了上下學的時間,在畢業(yè)前夕和同學有了更多機會相處,更重要的是還能減少在校外時感染病毒的風險??梢愿嬖V自己,這樣的情況或許很快就結束了,但即使仍然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也沒有關系,因為你本身就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問題三:
天天居家上課,被爸爸媽媽管著,覺得好煩,怎么調(diào)整?
楊鵬: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煩的可能并不是居家期間有更多機會面對家長這件事,而是家長對于孩子的一些行為和做法,例如帶著不信任的感覺進行“高壓監(jiān)管”,或是頻繁地噓寒問暖結果造成對學生自主安排活動的打擾。
面對這類情況,可以嘗試用“三明治法則”與家長進行溝通:
首先(即“三明治第一層”),可以向家長表達對于家庭可以給自己提供居家學習的各種條件的感謝。如果你覺得比較害羞、說不出口,也可以換成表達自己在家學習時的一些積極正面的感受,最好還能體現(xiàn)出這些感受里有家長的功勞;
然后(即“三明治第二層”),可以委婉地向家長表達自己在某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擾,可能會比較需要家長的協(xié)助,待家長進一步了解時再告訴家長他們的哪些做法比較讓自己感到困擾;
接著(即“三明治第三層”),趕在家長開始產(chǎn)生防衛(wèi)心理、覺得委屈或憤怒之前告訴他們,你完全理解他們是出于關心你、為了你好,才會有那樣一些做法,再次感謝他們?yōu)槟愀冻龅男量嗪团?。另外,也可以和家長商量,有沒有一些方式可以讓他們感到更加放心,然后在你自己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盡力地去做,家長很可能自然就會不再需要重復之前的做法了。
如果上述過程用口頭方式表達讓你覺得比較困難,也可以換成書面方式表達,如可以給家長寫張小紙條,或者發(fā)一條文字消息。無論口頭還是書面,語氣都可以盡量輕快一點,不要把氛圍搞得太沉重和嚴肅。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