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肺病科主任醫(yī)師 樊茂蓉
北京城的一場春雪帶來了充滿驚喜的美景,隨之而來的還有讓人猝不及防的倒春寒,本周天氣雖轉(zhuǎn)晴但依舊寒冷,不少市民沒來得及穿回冬服而患上了感冒。中醫(yī)講“風寒犯肺”,氣溫低、風又大的春季,對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比較難熬。那么,在春天該如何養(yǎng)肺?預防慢性呼吸道疾病又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預防慢阻肺 應小心感冒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有13.7%患有慢阻肺。其病因首當其沖是吸煙,粉塵吸入、不清潔燃料和呼吸道反復感染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有家族性慢阻肺的人群、肺部發(fā)育不完全的早產(chǎn)兒等需格外注意。
很多人不注意隨著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反復感冒,日久對氣道造成慢性損傷。一旦患上慢阻肺就是不完全可逆的,一些患者需要長期用藥,定期復查、做好康復治療也必不可少。堅持康復訓練,可穩(wěn)定病情,改善肺功能,從而提升生活質(zhì)量。
慢阻肺患者更需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由于肺功能比常人要弱,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易發(fā)展成重癥危及生命。建議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只要對疫苗的成分不過敏,最好按時接種肺炎和流感疫苗,在呼吸道疾病高發(fā)期加強對自身的保護。
另外,中西醫(yī)結合對治療慢阻肺有益,如大家熟悉的冬病夏治“三伏貼”,可借助夏季自然環(huán)境中充足的陽氣來補足人體的陽氣,預防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反復發(fā)作。
春季防肺病 注意風寒燥
春季養(yǎng)肺、防肺病,首先應注意保暖,如不小心患上風寒感冒,則需及時就醫(yī),避免將小感冒拖成大毛病。感冒初期癥狀較輕時,可用生姜、蔥白泡水喝,癥狀變重則可服用蘇葉、防風、荊芥,達到散寒散風解表的作用。
多風的天氣容易干燥,小心燥邪犯肺也十分重要。這時藥食同源的食物就派上用場了,多吃一些梨子、蘿卜,或用百合、山藥、枸杞來煮粥,都有潤燥養(yǎng)肺的作用,也可加入一些麥冬和石斛來滋陰生津。
春天隨著氣溫的升高,容易有肺熱的人也可通過食療來清肺,多吃一些冬瓜、枇杷果、無花果,西瓜、草莓、橙子、梨子等水果,味道偏苦的綠葉蔬菜以及海帶、紫菜等海產(chǎn)品,按中醫(yī)所說的性味來看都是偏寒的,有助于清人體肺熱。
在萬物生發(fā)的春季,過敏類疾病高發(fā),過敏性鼻炎、皮炎都可能引發(fā)過敏性哮喘。在中醫(yī)看來,高敏體質(zhì)的人大多肺脾兩虛,可用黃芪、黨參、冬蟲夏草泡水喝來養(yǎng)脾肺。
調(diào)理臟腑虛 需動吃結合
中醫(yī)認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可能同時存在一個或多個臟腑虧虛的問題,如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肺脾兩虛、脾腎兩虛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服中藥、飲食和運動相結合進行調(diào)理。
肺氣虛:黃芪、冬蟲夏草、紅景天、太子參、黨參、山藥等都有補肺氣的作用,但吃得適量很重要,凡是補的東西吃多了都會上火,上火則會耗氣傷津,反倒對身體造成傷害。藥膳里很有名的木耳燉豬肺、黃芪燉雞、冬蟲夏草燉鴨也能補肺氣。
脾氣虛:服用一些黨參,或用山藥、茯苓、蓮子、糯米一起煮粥喝都能補脾氣。但需要注意的是,脾氣虛的人身體運化能力差,不可一下子補得太過,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問題。
腎氣虛:中醫(yī)講“腎是先天之本”,不只閉藏的冬季適合補腎,一年四季都可向人體這棵大樹的樹根“澆水”。黑米、黑豆、桑葚都是補腎氣的好東西。
適量運動則是增強肺活量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慢阻肺患者康復治療中重要的一部分。對肺氣虛的人來說,運動需要循序漸進,從慢走到快走再到慢跑,堅持鍛煉肺活量就能有明顯的提升。游泳也是增強肺功能的好方法,可以先從水中快走開始,但需要注意有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對氯氣過敏,而游泳池大多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也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學習太極拳、八段錦、六字訣等也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有助于肺功能的增強。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