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蘭州2月15日電 (記者 楊娜 高瑩)看到“每人限購三斤”的溫馨提示,在蘭州一家甜食店外排隊數(shù)小時的李國華犯了難,今年元宵節(jié),年過八旬的父母點名要吃這家吃了幾十年的手工元宵,加之送親戚朋友,三斤遠遠不夠。
2月14日,臨近元宵節(jié),在甘肅蘭州的一家40余載老字號甜食店,剛剛滾好的元宵顆顆飽滿。 高瑩 攝從排著長隊的隊伍中擠出來,李國華加快步伐往家趕,手工現(xiàn)做的元宵,越快下鍋,越能品嘗到那份魂牽夢縈了幾十年的“老味道”。
“從年輕的時候就在他家買元宵,幾十年過去,味道沒變過?!北M管只有黑芝麻和什錦兩種餡料,可在李國華和家人心中,吃到這口餡料醇厚香甜、顆粒分明,外皮軟糯清香的元宵,過了正月十五,一個年就算真正過完了。
圖為甜食店外排隊等待的食客,由于供不應求,店里提示每人限購三斤?!「攥?攝這份讓幾代人口齒留香不曾改變的傳統(tǒng)口味,是年過六旬的甜食店店主、老蘭州人馬榮林堅守了四十余載的情懷。從挑著貨擔走街串巷售賣元宵,到開店帶徒弟日售兩千余斤,每年從農(nóng)歷正月初六到元宵節(jié),馬榮林都親自監(jiān)督,帶著徒弟們選料、泡米、磨米、做餡、滾元宵,為食客們的年味兒增加一絲甜蜜。
和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元宵品種不同,馬榮林的元宵只有傳統(tǒng)的黑芝麻和什錦餡,每顆餡料都是他和徒弟們手工做成,一口咬下去,能清晰看見其中的材料,顆粒感十足。每顆制作好的餡料經(jīng)過七八遍的裹粉、蘸水、再裹粉之后,糯米粉緊實均勻地包裹住餡料,一顆合格的元宵才能制作完成。
現(xiàn)如今需要排隊購買的元宵,是馬榮林幼年時只有節(jié)日才能吃到的“奢侈品”,在物質(zhì)貧乏的年歲里,這份留存于唇齒的香甜成為他美好的回憶。長大之后學習做甜食,馬榮林將這份老味道傳承下來,希望食客在吃到元宵時,亦能回憶起少時美好的時光。
圖為年過六旬的馬榮林為元宵蘸水,堅守40余載,他將老蘭州人喜愛的傳統(tǒng)味道傳承下去?!「攥?攝學成開店,馬榮林開始帶徒弟,把傳統(tǒng)的味道傳承下去?!昂芏嗤降艿母改负臀乙黄鹱鍪?,現(xiàn)在他們的孩子也在店里學習。”看到徒弟們學有所成,有的也能自己單獨開店打拼,傳承傳統(tǒng)的同時讓更多人擁有安身立命的手藝,幫助更多人,馬榮林深感自豪。
“亦師亦友,更像親人,但又是同行?!弊鳛椤?0后”的包鴻飛,和馬榮林相識于供職飯店的一次貨物采購,作為供貨商的馬榮林從此成為包鴻飛的師父、朋友,亦是令他尊敬的同行前輩。
休息時,包鴻飛都會來馬榮林的店里幫忙,拌餡料、磨糯米,他說自己被老人的魅力折服。在包鴻飛看來,從事食品行業(yè)幾十載的馬榮林,堅守傳統(tǒng)的過程,是始終保持誠實守信、持之以恒的過程。正是因為對原材料、制作工藝、加工環(huán)境等始終如一的高品質(zhì)要求,食客才能品嘗到這份幾十年不變的老味道。
盡管是存在“競爭”關(guān)系的同行,馬榮林依然不吝教授包鴻飛,為他講解餡料制作過程中的技巧,傳授如何讓元宵的外皮更加軟糯勁道的竅門。學習的過程讓包鴻飛受益匪淺,除了技藝,更多的是老手藝人堅守的匠心。
和排隊的老顧客打了招呼,馬榮林繼續(xù)穿戴好工作服,回到后廚和徒弟們一起忙碌。這份“甜蜜”的事業(yè)讓他舍不得放下,他喜歡和老朋友們聊天,喜歡看到一顆顆元宵在糯米粉中飛舞,食客們的喜愛,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完)
關(guān)鍵詞: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wù)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