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年貨市場“新”出花樣 “大采購”折射國人消費觀嬗變
中新網(wǎng)寧波1月27日電(記者 李典)從“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到“人沒到家禮先到”,從糖果、瓜子、蜜三刀到養(yǎng)生魚油、游戲機、運動包,一年一度的年貨市場透過“吃喝玩樂”,折射出國人的消費觀嬗變。
養(yǎng)生局、高品質(zhì)、運動年……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不再拘泥于“老三樣”,個性化年貨層出不窮,滿足著民眾的多元需求。
“叮!”浙江杭州白領(lǐng)孫怡在手機上下單了主打低脂健康的過年7天套餐。套餐里,每一天的飲食已搭配打包,加熱幾分鐘便可以食用。
融合了中國元素的捷克水晶花瓶 李典 攝“都說‘過年胖三斤’,以往過年期間的飲食都是大魚大肉,這對身體來說是超負荷的?!睂O怡告訴記者,今年之所以體驗這份健康年貨,也是想為身體“做減法”,過一個健康年。
的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過年的體驗感。為了更好地享受這一與家人團聚的時光,不少民眾在傳統(tǒng)年貨之外,還購置了許多來自海外的新潮年貨。
走進寧波的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館,波蘭的牛奶、捷克的水晶、希臘的橄欖油等來自中東歐國家的特色商品,成為許多民眾的“心頭愛”。
“最開始接觸到的中東歐商品是一些水果、乳品,之后是護膚品、化妝品,現(xiàn)在還會采購一些富有特色的工藝品。”寧波市民林海笑稱自己是中東歐商品的“頭號粉絲”,這幾年的春節(jié)前夕,她都會來這里采購一波新春年貨。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的另一端已感知到近年來對年貨的多樣化需求。在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館捷克館,五顏六色的水晶藝術(shù)品在燈光的照耀下絢爛奪目。細細觀察水晶花瓶,古典歐式的造型中,還雕刻著仙鶴、鳳凰等中國元素。
“中國新年講究‘吉祥如意’,我們專門為中國的消費者量身定制了這些藝術(shù)品,市場反響相當(dāng)不錯?!苯菘藲W若拉水晶亞洲地區(qū)銷售總經(jīng)理徐學(xué)群說。
希臘館“館主”蘭月忙著打包發(fā)貨 李典 攝希臘館“館主”蘭月幾日來也忙得團團轉(zhuǎn)。“許多客人走到館內(nèi),直接找我們訂貨。”忙著發(fā)貨的她幾乎顧不上接受采訪,“這也說明近年來,擁有著高品質(zhì)的海外商品,越來越受到中國年貨市場的青睞。”
海外特色商品“受寵”背后,正是人們的消費觀之變?!跋M者越來越認為,‘適合’比‘名牌’重要。從社會心理學(xué)角度分析,這是消費主體本身對自我的審視,是一種價值的回歸。”寧波大學(xué)人文與傳媒學(xué)院教授劉恒武如是說。
那么,新潮年貨的熱銷,是否意味著傳統(tǒng)年貨的遇冷,讓春節(jié)不再那么“有年味兒”?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年貨市場的PK中,新潮與傳統(tǒng)并非“此消彼長”。
蘭月備貨中東歐酒水 李典 攝淘寶《2022承包家的新年味——年貨節(jié)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400多個中華老字號參與了此次直播帶貨,其中,陶陶居、西鳳酒、秋林里道斯等中華傳統(tǒng)老字號線上店鋪均獲得了頗為可觀的成交額。老字號拓路“云端”,亦可“比學(xué)趕超”,在新賽道承接消費者的支持與喜愛。
作為釋放民眾消費需求的主陣地之一,年貨市場如何更“出彩”?專家認為,隨著個性化需求的疊加,供給端則需憑借敏銳的嗅覺,為民眾提供更加豐富、舒心的消費體驗。(完)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wù)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