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紐約11月14日電 (記者 王帆)當地時間13日晚,一場名為“東西之間”的交響音樂會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大衛(wèi)·寇克劇院舉行,近十部音樂作品讓觀眾體驗了東西方藝術融合的魅力。
圖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在指揮家蔡金冬指揮下演奏。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當晚的音樂會是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中華風韻”品牌系列演出之一,是“中華風韻”在疫情后首次線下亮相北美。指揮家蔡金冬攜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及數位杰出的中美獨奏家和歌唱家,共同演繹了東西方多部耳熟能詳的樂曲。
音樂會以“中華風韻”組曲開場,兩首樂曲分別選自曾在大衛(wèi)·寇克劇院上演的中國民族舞劇《十里紅妝》和《沙灣往事》。蔡金冬在開場組曲后在舞臺上說,我們都經歷了艱難時刻,這場聯通東西文化的音樂會十分難得,音樂無國界,希望音樂能讓我們團結在一起。
圖為花腔女高音霍莉·弗萊克、女高音埃絲特·莫琳·凱莉、男低音蘇冠搏合唱《從茉莉花到圖蘭朵》。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隨后,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美國聽眾喜愛的科普蘭《阿巴拉契亞之春》,以及《大江東去》《楓橋夜泊》《詠鵝·詠雪》和終曲《從茉莉花到圖蘭朵》,繼續(xù)帶給觀眾充滿文化韻味的音樂盛宴。
改編自中國古詩詞的作品《楓橋夜泊》《詠鵝·詠雪》是當晚音樂會的一大亮點。兩位美國女高音用中文獻唱,令觀眾驚喜連連。她們咬字清晰地不斷唱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后,現場掌聲不斷。
“這是讓觀眾理解不同文化的一個平臺,”華裔觀眾安娜對中新社記者說,“紐約是多元化的城市,中國音樂在林肯中心奏響,傳達出了一個信息,即中華文化是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我為此感到自豪。”
據悉,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自2009年起著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中華風韻”,已先后選派中國藝術團組的40多臺精品劇目,赴多國主流劇院演出600多場,其中在林肯中心推出的劇目包括《牡丹亭》《花木蘭》《孔子》《朱鹮》《昭君出塞》等。
今年,“中華風韻”還將于11月28日在林肯中心愛麗絲·杜莉音樂廳舉行一場“遠近之間”音樂會,屆時琵琶演奏家吳蠻和林肯中心室內樂協(xié)會多位音樂家,將集中呈現當代華人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完)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