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的經典舞姿“反彈琵琶”,其造型源于異域。據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葛承雍考證,“反彈琵琶”形象從異域傳播到盛唐長安,再到中唐敦煌,其形象經歷了從胡人變成漢人、從男性變?yōu)榕缘霓D變。“反彈琵琶”形象的轉變過程,正是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交融的見證。
“反彈琵琶”形象溯源,是“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近日,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在敦煌研究院舉行開題報告會。該項目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陜西師范大學和敦煌研究院三家單位聯合,由葛承雍擔任首席專家,以敦煌壁畫為研究切入點,破解敦煌藝術中的域外文明密碼。
推動冷門絕學研究的具體實踐
“國家設立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就是要通過這些項目打通關節(jié),推動學術的發(fā)展,最終推動文化進步。”開題評審專家,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孫英剛說。
“學術之用在于通過人們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學術的核心意義在于開發(fā)民族智慧?!遍_題評審專家、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楊富學說,促進學術,特別是冷門絕學的發(fā)展,意味著提升一個民族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思維能力,關系著國家的興旺發(fā)達。從這個角度看,國家設立冷門絕學研究專項,有長遠的考量和重要的意義。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首次設立冷門絕學團隊項目,全國僅有20個項目入選,內容包括甲骨文、金文、簡牘文獻、敦煌遺書等。作為入選項目之一,“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課題無疑是推動冷門絕學研究的具體實踐。
“今天研究敦煌,中外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這項課題必將對我們今天認識古代絲綢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敦煌學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遍_題評審專家,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說。
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就敦煌學研究而言,據統(tǒng)計,國內外出版的各類敦煌著作圖錄達3000種以上,但是最前沿的成果仍然不多,“高精尖缺”的問題仍然存在,考古成果轉化為文明史的國際影響還不夠。
追求國際性的學術影響,把敦煌研究中的前沿問題列為重中之重;深度融入國際學術,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敦煌藝術、認識中國文化、認識中華文明——“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在立項之初,就把“產出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寫入開題報告。
“在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今世界,海外敦煌學呈逐漸衰落之勢。項目團隊乘勢而上搭建平臺,力圖開拓和掌握新時代話語權,我相信文化自信的力量和中外結合的優(yōu)勢,將推進百年來的敦煌研究繼續(xù)‘走出去’的步伐?!眹椅奈锞指本珠L宋新潮說道。
走出敦煌看敦煌
葛承雍介紹,“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主要探討域外和中國本土藝術創(chuàng)作的雙向互動關系,即域外藝術如何影響以敦煌為代表的中國本土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中國本土的藝術創(chuàng)作又如何傳播影響到域外。
“敦煌研究中需要解讀有關中西交流的問題很多,有很多藝術造型與紋樣仍是未解之謎,因此沒有外來文化參照,我們很難看清不同文化的差異與融合。”葛承雍說,“我們的課題研究就是要把隱藏在敦煌藝術中的文化密碼揭示出來,從厚重文化積淀中解碼文化基因,多角度挖掘其中的外來文化價值?!?/p>
作為子課題項目負責人之一,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沙武田認為:“沒有絲綢之路就沒有敦煌,這是開展研究的一個基本思路。做敦煌研究不能局限在敦煌,一定要建立在對中亞等地的相關知識背景了解的基礎上,回過頭來再思考敦煌。”
“敦煌學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了,要進一步發(fā)展,必須走出去。在中外文化交流這樣一個框架下,來討論域外文明對于敦煌圖像藝術的影響,以此來論證中國文明的開放性,證明敦煌是連接中外文明的一個橋梁。這個課題最終不僅能讓我們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而且還會把敦煌的意義和價值重新闡發(fā)出來?!睂O英剛說。
楊富學認為,該項目突破了以往敦煌學研究的局限。“過去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卻很少談西方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今天的中國學者敢于承認外來文化對中國的影響,說明中國有兼容并包的胸懷,這正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p>
“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項目最終計劃形成五卷左右的研究專著,發(fā)表系列學術論文,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的理論方法創(chuàng)新上有所貢獻。作為一項跨學科研究課題,該項目對研究者的學術能力和知識儲備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項目團隊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陜西師范大學和敦煌研究院三家學術單位組成,凝聚了老中青三代人和外國專家的力量,四個子課題分別由長期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家擔任負責人。
“無論是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還是最終成果,我都是抱有期待和信心的,因為團隊凝聚了學界的中堅力量。”開題評審專家、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屹說,期待看到該項目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一批新的青年人才,讓冷門絕學后繼有人。
(本報記者 王冰雅 宋喜群)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