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愛情是個難題,有人通過上課找尋答案。梁永安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師,熟悉小說和電影的世界,在一次課堂上,學生的戀愛故事提醒了他,他將文藝作品中“愛情”這一母題提純,用愛情課貫穿教學。
這兩年,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梁永安將愛情課從復旦學堂搬到互聯(lián)網上,制作了《梁老師的愛情課》等節(jié)目,反響熱烈。
“我們今天很多戀愛都是催熟的戀愛,都沒有真正地達到愛情的那個成熟度,然后把它約定為愛情,然后去進行。今天城市里很多人吃的都是假芒果,吃的都是這樣的一些速生品。”
“在這個世界上,初戀是特別重要的。今天在大學生活里面,很多把初戀當作一種訓練,當作一種體驗。因為初戀的成功率現在太低了,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概念,初戀不過是不戀白不戀,后面肯定不是跟這個人,就把初戀給一下子瓦解掉了。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問題。要認識它的意義。”
梁永安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正處在轉型時代,承受著現實壓力,正在通往自由的路上。另一方面,愛情在當代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本質。
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我們的肉身承受著時代問題的種種捶打,希冀在愛中找到存在的價值和答案。以下是《冰點周刊》與梁永安的對話。
冰點周刊:怎么想到在網絡上開設《梁老師的愛情課》?
梁永安:當時和制作單位交流,他們說能不能找一個當下年輕人最焦慮、最有時代特征的話題。我覺得談戀愛這個事情跟以往大不相同。
在擇偶上,當代青年在文明變化中可以釋放大量選擇的可能性。以前,生活方式的模式普遍比較雷同,現在到了轉換的初期。愛情問題,是測量年輕人精神品質、生存質量和自由度的最集中的一個標準。它跟其他邏輯不一樣,其他邏輯歸根到底是得失邏輯。
在幼兒園表現好不好,老師給你獎勵還是批評;刻苦學習為了有好成績、上好中學、上好大學;畢業(yè)拼一份好工作,有一個好的身份。這里面都是得失在起作用。但得失在愛情面前就失靈了,錢、地位不能換來那種瞬間被打開的、共振的、在同一個世界里的喜悅感。
所以今天我們青年獲得一定的自由后,最有指標性的,是能不能談一場真正的戀愛。很多人一生好像談了幾場戀愛,其實談的是婚姻。
冰點周刊:愛情在這個時代經歷了什么變化?
梁永安:前一個時代是艱苦的時代,生存是第一位的。那時講一針一線、共同承擔的恩情親情?,F在90后這一代,在恩情親情之前,應該有夫妻之間自然的愛情,可以說我們現在是更接近于愛情本質的一種發(fā)展。
以前家庭的孩子多,幸福感是過年穿新衣就蹦蹦跳跳?,F在大家對幸福感的要求更高,有人的自由、人的現代性。
農業(yè)文明,前后十年都沒什么變化,人和人之間的共同性特別強,生命觀一樣,容易走到一起。到了工業(yè)時代,人比以前有文化了,但大規(guī)模生產、流水線批量化,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也不是太多。你看上世紀50年代的那些愛情,很多女孩子都喜歡技術員。我記得有個小話劇,一個女孩在公園長椅上等戀人,約了晚上7點,小伙子9點多才來,來的時候不停搓著手。原來是機床有個齒輪壞了,要緊急處理。小伙子滿身油污跑來,姑娘一聽馬上開心笑了,覺得他很上進。
今天就不一樣了。一個人的身份可以有十幾個,在職場上他有一個專業(yè),他可能還喜歡彈吉他,也可能是個文青。人的身份很豐富,人和人的對應就變得大不一樣。
人們現在面對的是自己到底是誰、應該怎樣生活的問題。我覺得現代人到了40歲,還比不上農業(yè)社會15歲的人穩(wěn)定。當然再過十幾二十年,社會處于穩(wěn)定的中長期時,很多年輕人的選擇會更被社會理解。現在90后、00后正好趕上踏入實驗區(qū),對于這一代人,遇到真愛就是一個概率問題。他遇到很好的真愛,但自己不認識,因為他要對付更復雜的現實,比如選擇事業(yè)、惦記著跳槽。
冰點周刊:您怎么看待單身現象?
梁永安:美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23歲是個坎兒,一般要結婚了,婚姻是第一位的。90年代之后就不同了,現在結婚年齡都到30歲。女孩不再簡簡單單地服務于家庭事務。我覺得一定要擺脫一個定性,就是按照農業(yè)社會的婚姻觀去定時間段,定義這個人在什么年齡干什么事。
為什么現在的人難結婚,不是身上有陳舊的東西需要整改,而是對生活有新的期待,新的精神要求、文化要求,這代表未來。如果現在年輕人身上看到的,都是前輩一樣的東西,那國家肯定沒有未來。
我們現在的一個缺陷是整個社會的公共空間比較小,還要加班996。像西方有各種俱樂部,我在美國的時候,一到周末,2萬多臺哈雷摩托聚集在附近的小鎮(zhèn)。公共空間少,找到朋友的機會就相對少。
另外還有加班文化,從道義上看,19世紀工人們被迫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后來經過馬克思主義工人運動才爭取到8小時工作制。為什么是8小時,超過8小時后,一個人除了吃飯,還要有社會交往,需要聽音樂看電影。年輕人需要談情說愛、嘗試新東西,不能把這個時間剝奪掉。
我們上一代人認為加班很正常,都是那么奮斗過來的。中管高管在公司里干到很晚,年輕人在他手下不敢走。新的時代進步,人的生活結構、生活質量里,文化藝術的含量越來越多。要不然盡管錢掙得多了,生活結構還是像以往那樣,實際上就取消了社會進步的意義。當然,現在國際競爭都很激烈,國家需要人作出超額的努力,來實現相對優(yōu)勢。
冰點周刊:請教您一個古老的問題,愛情是怎么發(fā)生的?
梁永安:我覺得不同時代,愛情的名字都不一樣,不同的地域傳統(tǒng)都不一樣。比如工業(yè)時代之前,愛情就是一個簡單的自然氣息,比如古希臘時期的一個女子,看到很善于辯論的男子可能會覺得很有魅力。每個時代都有參照人群,跟周邊人相比,這是自然的時代。
工業(yè)革命時代不一樣了,女性原來是從這個門到那個門,就在家族里面。現在她受了教育,可以去做老師、財務或是她心心念念的事情,她對男子的欣賞可能看重知識的含量,眼神里有沒有帶給人新鮮感,不是那種復制性的、簡單的類比。
在今天的時代,更不一樣。文化圈層在大大分化,很重視個性發(fā)展,人們更關注彼此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行動力。更講內心,我能不能到你的心里走一趟。
你表面很光亮,內心可能也很坎坷,你的坎坷我能不能體會。我們有的學生從小成績很好,爸爸媽媽特別努力培養(yǎng),去最好的學校,在旁邊租個房子陪著,旁人覺得很幸福,得到了這么大的關愛。其實真正去了解,就發(fā)現他很痛苦,因為他不斷換學校,從來沒有真正長期的朋友,內心里很艱難。
愛情的核心點,要明白對方的生命價值。我覺得一個人最好的價值就是給這個世界做點新事、添點東西。他的創(chuàng)造力在哪兒,你很清楚,很感恩,互相珍惜對方內在的生命價值,就不會在那種小打小鬧的小格局里面折騰,不會陷在“你又沒給我買禮物啦”那種無聊的消耗。
英國的布朗寧夫人,15歲騎馬摔了下來,癱瘓在床,面容枯黃,但是熱愛文學,寫了很多詩歌。布朗寧當時是一個英俊的青年,以前讀過她的書,最后終于激動地見面了,滿眼放光。別人眼里看到的可能就是個病懨懨的女人,布朗寧卻跟她求了婚。布朗寧夫人覺得慚愧,認為自己是一把破琴,配不上他。人家的表達還是那么一往情深,最后這兩人走到了一起。沒想到結婚以后,精神一振,癱瘓的人能走路了,后來越走越好,跟正常人一樣,寫了很多愛情十四行詩。
欣賞彼此的價值,眼前有光,這個世界就變單純了。兩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建立起兩個人的世界,別人有再多東西都無法替代。
現在人們有個大誤區(qū),以為婚姻走在一起是看存量,他的履歷、他的收入,以為那是未來的保障。其實那些東西很容易被消耗掉,還是應該有彼此最依賴、最欣賞的價值內核。
冰點周刊:文學里的愛情,哪些讓您印象深刻?
梁永安:我喜歡《走出非洲》。女主人公凱倫為了得到男爵夫人的稱號,跟一個男人去了肯尼亞。男人覺得他們之間是一場買賣,誰也不欠誰,到了肯尼亞到處尋花問柳。凱倫本來以為自己找到新的落點,跑到肯尼亞才發(fā)現自己越發(fā)悲苦了,一下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種植園。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英國男人丹尼斯。
丹尼斯本來在倫敦過得很好,但是厭惡現代社會里物質的關系,跑到肯尼亞來,這里是大自然的天下,野象、野牛群……他還帶著凱倫坐飛機上天,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這里面最感動的是,兩個男女看到了共同的世界。后來丹尼斯開始猶豫,怕喪失自由。最后才意識到自由之上,還有更幸福的事。兩人終于走到一起。沒想到丹尼斯飛機失事。
雖然飛機墜毀了,但愛情沒有消失。凱倫最后離開肯尼亞,來的時候火車裝了很多東西,她認為都是必需品,豪華的鏡子、各種藝術品。她走的時候才明白,愛情不需要那么多,生活不需要那么多,只帶了丹尼斯留下的幾本書。她覺得盡管失去了一切,但她獲得了時間,這是愛情的感覺。
冰點周刊:您在現實中見過的高質量愛情是什么樣的?
梁永安:時代不一樣,我以前在歌舞團的時候,一個女孩,小提琴手,北京人,在鏡子前練功,天色晚了,團長走到她旁邊說,“你的基本功特別好”。她說“我的對象比我好得多”。他因為家庭出身不好,現在在鄉(xiāng)下勞動。團長聽了,在旁邊沒吭聲。后來過了三個星期,她的對象被調來了。
兩個人在樂隊里并排坐著,互相的眼神有藝術的單純性,我看了真的非常感動,尤其在那個時代,很美。
在今天這個時代也有很好的愛情。麗江虎跳峽口,有一個納西族小伙子,23歲,做民宿。一個30歲的日本女人來旅行,看到他的天真、靈氣,一下子就愛上了。兩個人最終結了婚,女人拿了家里的錢,把民宿擴大一倍。兩個人放下雜念,可以在任何地方在一起。你遇到一個相合的人的概率本身就不高,你再拿條件一框,基本就沒了。
冰點周刊:您怎么看市面上紛繁的交友App?
梁永安:我覺得那個東西跟愛情沒關系,它就是交友、社交,就像歐洲社會,中世紀之后的女孩子十幾歲就學習跳舞、各種禮儀。那時候也有婚戀的需求,但還是嚴格保持社交的規(guī)范。它不能定義成一個情感談戀愛的方式,腦子里清清楚楚把它定義為社交方式。
線上線下大不一樣。線上人們都挑好聽的,表達自己特別美好的東西,腦子里經過選擇才會寫出去,哪怕有圖像,也是表情控制、形象控制。面對面就不一樣了,人的臉上44塊肌肉,微表情里有很多東西,說到什么是真的眼里有光,或是禮節(jié)性的回應,都是信息。
比如一個人說他喜歡旅行,喜歡旅行有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地理旅行,渴望看到大自然;有的是比較重視人文歷史古往今來;有的是比較歡樂、喜歡吃;有的人想表達自己去遠方的情懷。面對面,從他說話的語氣、語調、神色,能在心里面形成一個判斷。面對面的時候,它有一個很強烈的特點就是說的語言和潛語言,有的東西是無言的,不是說的,面對面就能感受到。網上你可能就會缺失關于這個人更深層、更真實的東西。
談戀愛還是個自然人的行為。除非在線上有積極錯覺,線下見面把它放大了,得到了驚喜。
冰點周刊:一些婚姻走到最后,雙方無話可說,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梁永安:這種婚姻主要是社會慣性傳統(tǒng)促成的,覺得對方各方面條件都可以,就結婚了。這種婚姻的一個特點是沒細節(jié),生活是程序化的。根據內在的、外部的規(guī)定動作活著。
我記得在上海的醫(yī)院里,看到一個女人生了個男孩,丈夫高興得手舞足蹈,老婆看著他那么高興,也覺得高興。然后丈夫說,因為打麻將輸了很多錢,答應麻友,如果生男孩就把孩子給他當還賬。后來醫(yī)院都看不下去了,打了110,警察來了。男的絲毫沒有真情。
真愛里,兩個人做什么都有點情趣,有心情為生活添置新的東西,比如一起做飯,互相搞怪嘲笑,有一種樂趣在,婚姻里有股勁兒。過去的歲月很好,往后也是種依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