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3日訊工作十幾年來,崔保政先后完成自動化改造、制造項目5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項目27項,實施重大創(chuàng)新項目25項,申請專利8項,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510萬元,成為山推乃至工程機械行業(yè)中設備檢修及自動化實施技術的引領者。
2009年畢業(yè)后,崔保政成為了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維修人員。通過不斷學習和鉆研,他逐漸掌握了數控設備、試驗臺、快速成型機等各種設備,自學C語言、PLC編程等技術,先后榮獲“齊魯大工匠”“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資料圖】
勇于挑戰(zhàn),打破國外維修技術壟斷
2017年,公司新產品試制中心的粉末燒結成型機出現運行故障,經過排查,崔保政發(fā)現工控機內控制激光功率和振鏡的控制板發(fā)生損壞。經多方查找,該控制板為英國進口產品,廠家要求重新升級換代才可以解決問題,并報價4萬余元,而此時國內市場尚無此類產品。為降低維修成本,崔保政對控制板線路進行反復測繪、試驗和測量,最終確認故障源頭是控制板的六針光耦發(fā)生損壞,這種元器件零售價僅5元,在更換光耦后,粉末燒結成型機恢復了正常運行。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一臺日本進口的非標低壓鑄造機突然無法運行,設備故障使得產品不能及時交付。崔保政主動請纓,多番測試排查,發(fā)現是設備自動加壓主板發(fā)生損壞,他將主板拆下向廠家申請檢測維修,而廠家反饋已無維修價值,必須更換設備并報價15萬元。為保證生產交付,他自行分析論證,嘗試自主改造設備控制系統(tǒng),他查資料找翻譯,解決了信號干擾、動作錯誤等問題,最終成功的設計出一套穩(wěn)定可靠的控制系統(tǒng),并加裝實時顯示、壓力自調節(jié)、鑄型合型、鑄型冷卻、原PLC兼容等功能,同時滿足手動及自動兩種運行模式,實現降本40余萬元。之后又先后完成鋁屑壓實機等多個項目的維修改造,使公司設備維修及生產不再受制于人。
主動作為,助力現場質量環(huán)境提升
2019年9月,崔保政發(fā)現,傳統(tǒng)的行星輪滾針裝配需要手工進行裝填,不僅生產效率低、生產環(huán)境差,還極易出現漏裝或掉針現象,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他放棄國慶節(jié)假日,連續(xù)奮戰(zhàn)二十多天,通過創(chuàng)新借鑒食品加工行業(yè)的滾針預裝工藝,完成了一套行星輪滾針自動裝配機,設備投產后,解放4名操作工,生產效率提高80%,該項目獲評山東省裝備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獎并申請專利。
在長期負責電氣維修保障的過程中,崔保政發(fā)現企業(yè)的報修流程存在信息壁壘,既費時又耗力。為解決這一問題,他決定開發(fā)一款手機報修APP,用時三個月,他完成了維修流程再造,職工通過在手機安裝APP,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維修申請,線上流程即時、便捷,同時支持云存儲,有效提高了現場管理水平。
引領前沿,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2020年,山推股份公司按照項目制,全年重點實施了多項自動化改造項目,自動化率提升20%。其中,渦輪加工自動化生產單元,是公司首批完全自主實施的自動化項目,也是渦輪加工行業(yè)首個自主設計、研發(fā)、制造的項目,可借鑒經驗少。在設計規(guī)劃階段用了5個月,只給崔保政的實施留了1個月時間。擺在崔保政面前的是這么多設備之間如何通訊?設備內控程序和自動控制如何編譯?機械手如何實現工序銜接等諸多問題。他自學SCL語言、IO控制等多項新技術新方法,完成機械手控制編程等10個軟件開發(fā)、智能液壓卡盤等9套硬件改造,并設計多機床集成通訊系統(tǒng),確保了項目及時交付。項目運行后,減少崗位操作人員5人,實現生產無人化,產品合格率提升至100%,效率提升50%,為公司節(jié)省改造資金79萬余元,項目獲評全國機械行業(yè)職工技術優(yōu)秀創(chuàng)新成果,山東省國機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德技雙馨,做工匠精神積極踐行者
他技能突出、熱心傳幫帶,連續(xù)4年擔任公司技能大賽命題組組長,累計修訂題庫5480道、編制技術手冊6份、開展培訓249人次。在2020年度的電工技能大賽中,崔保政帶領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員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組裝了多套電梯模型系統(tǒng),通過命題要求選手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觸摸屏點選來遙控電梯移動的功能。
他還擔任濟寧市技師學院客座講師,給學生分享個人工作經驗,先后開展機械維修、機械自動化等講座10余次。憑借突出技能水平,在全國、省市級技能競賽中先后獲第九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二等獎、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yè)技能大賽一等獎等榮譽。
多年來,崔保政堅守一線崗位,勇于打破國際維修技術壟斷,從一名普通的維修人員,逐漸成長為一名精于電氣設備維修、編程破譯、智能制造的青年工匠。作為山推股份公司精尖設備維修保養(yǎng)的探路人,公司智能升級、智慧轉型的有力推動者,他用行動詮釋了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閃電新聞記者 崔冬梅 報道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