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區(qū)大龍街舊水坑村市場對面,舊水坑村潁川中路10號,有一間面積約3平方米、不起眼的“偉偉專業(yè)縫補店”,那里堆積著滿滿的衣服,以及裁剪服裝時必須用到的器具,一眼看去顯得有些擁擠。
店面雖小,但卻是周邊街坊熟知又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修改各式衣服、箱包,更換各種拉鏈、扣子,還有補鞋、修傘、配匙等,關系百姓生活,服務街坊鄰里。
(資料圖片)
這家小店由來自湖南常德的劉湘亞、王中偉夫婦經(jīng)營,夫妻倆憑自己的手藝在番禺走過了23年,勤勞的雙手換來如今有滋有味的生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馮潔芯、劉瑞媚
忙碌的街邊裁縫鋪
“阿偉,幫我修窄下這條被子的邊邊啦,現(xiàn)在孩子小,修窄些方便用,等大了些再放寬?!笔炜徒址焕畎⒁瘫持O子拿了一條新被子過來做修改。
王中偉接過被子,熟練地折幾下,再麻利地放到縫紉機上,一手按著,只聽著縫紉機“嗒嗒嗒……”響起,不過短短幾分鐘,這條被子就已經(jīng)修改完畢,李阿姨付了3元錢,開開心心地走了。
“劉哥,這鞋還能修嗎?”劉湘亞接過客人的鞋子,看了一看,直接將鞋套在補鞋縫紉機的托桿上,左手穩(wěn)穩(wěn)抓住鞋幫,右手有節(jié)奏地搖動轉柄,讓補鞋機上的粗針上下起伏,鞋幫跟著前后滑動。不用一會兒工夫,鞋子便修好,客人滿意地付錢離店。“修鞋補鞋,恢復鞋的實用性是第一要素,補得更好看還牢固是第二要素,這都是日積月累的經(jīng)驗?!闭f罷,劉湘亞略顯滄桑的臉上自豪地笑開了花。
“偉姐,這袋衣服麻煩你照舊幫我改一下,這幾雙鞋子劉哥幫我補一下,這對鞋換個好點的鞋底?!倍〗隳靡淮蟠路舆^來修,一看就是個熟客。
董小姐說她新買的衣服總要拿過來修一修才穿,有的要修窄些,有的要修短些,箱包、鞋子等也經(jīng)常要修修補補,所以經(jīng)常來光顧偉姐的小店。修改一件衣服幾元錢,最多的一件不超20元,每次消費最多也不過幾十元,但小數(shù)怕長計,她給記者看她的微信轉賬,這兩年在這家店的消費總額居然有近2000元,她說這個金額還沒包括支付寶和現(xiàn)金支付的費用。
一把尺子用了38年
你來我往的忙碌,是夫妻倆的日常。家在湖南常德石門縣一個小村莊的王中偉從小就愛做衣服,15歲的她就背著口糧到鎮(zhèn)上的裁縫店里當學徒,足足學了3年才出師,出師后在家鄉(xiāng)開了一家小店,當起了裁縫師傅幫人做衣服。2000年,王中偉在老表的勸說下,和丈夫一起來到番禺舊水坑村謀生活。
“那時候村里有很多姐妹過來打工,大多在電子廠里工作,我的老表就叫我們一起過來,我心想來到這邊也可以做回老本行,就背著縫紉機和蒸汽熨斗也一起過來了。一開始就在舊水坑公園門口支個攤子幫人家縫縫補補。老表上班前幫我把工具搬到公園,下班后又幫我搬回來。記得當時我第一個月就賺了600元,開心得不得了,因為當時在廠里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才200多元,心想我做這個也不比進廠打工差啊,于是就一直做到現(xiàn)在了?!蓖踔袀フf。
在公園支攤兒干了幾年后,王中偉在市場附近租了個小檔口開店,丈夫劉湘亞也從電子廠辭工回來幫忙,不但做王中偉的助手,還自學了修鞋、修傘、配鑰匙等技術。
現(xiàn)在夫婦倆將縫縫補補的小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不僅村里的街坊鄰里常來幫襯,就連周邊的茶東、新水坑、羅家、蔡邊、市橋等地的街坊有需要也會特地過來找他們。
“這把尺跟我38年了,從我開始學裁縫那年起就一直跟著我,縫紉機、剪刀都換過,唯獨這把竹尺不舍得換,看到它就想起我當年做學徒的那3年艱苦日子,還記得當時除了學裁縫,什么都要幫著師傅做,甚至還要干農(nóng)活?!蓖踔袀ツ贸鲆话淹咙S色、很有年代感的竹尺給我們看,感慨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也在這行做了幾十年了,當年來番禺時我女兒才1歲,現(xiàn)在她也大學畢業(yè)出來工作了?!?/p>
勤勞雙手換來生活美滋味
“這一行在別人看來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23年來起早摸黑每天工作超10個小時,但卻換來了如今有滋有味的生活,對于我們夫婦來說已非常感恩?!眲⑾鎭嗊呎f邊笑瞇瞇地拿出他的小賬本給記者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蓖踔袀ケ硎?,雖然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比以前都好了不少,再不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了,但修修補補還是有需求的。
“我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我,有時候我們關店休息個幾天,街坊鄰里都會問我什么時候回來,叫我快點回來,這種被需要也令我感到很滿足?!?/p>
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