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胸悶、情緒低落、緊張……這是38歲來女士半年來的精神狀態(tài),她也曾反復到綜合醫(yī)院急診科就診,多項檢查未發(fā)現明顯異常情況,經常規(guī)對癥處理后有所緩解,但再遇到類似不愉悅事件,又會出現上述不適。最終她來到淄博精神衛(wèi)生中心就診。
心理醫(yī)生問起病史,來女士表示,半年多前,孩子意外受傷,當時自己受到驚嚇,一方面擔心孩子的安危,又加上總覺得父母、丈夫在這件事情上都不體諒自己,為此心中不痛快,郁郁寡歡,逐漸出現緊張、心慌、胸悶、胃部脹痛、頭暈等癥狀,自己撥打120求救或打車到醫(yī)院急診求治,給予吸氧、口服硝酸甘油,經二十幾分鐘左右緩解,發(fā)作時,心率達到150次/分,心電圖顯示供血不足,B超未見心臟異?!?/p>
近一個月來,患者每天都會發(fā)作一次,不發(fā)作時也會擔心出現上述不適表現。發(fā)作嚴重時,感覺自己無法忍受,為此逐漸表現情緒低落、興趣下降,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發(fā)病后反復到多家醫(yī)院就診,服用多種藥物治療,但效果一直不明顯。
淄博精神衛(wèi)生中心的心理醫(yī)生表示,像來女士這樣反復出現緊張、焦慮、恐懼、抑郁、過分擔心軀體生病等負性情緒時,會加重心臟負擔,出現胸悶、心前區(qū)疼痛、心慌、甚至心律失常、瀕死感等類似心臟疾病的癥狀,這是由于持久負性情緒引起周圍植物神經、特別是心臟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及胃腸功能紊亂等所致。
體格檢查已經能夠排除其心臟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性,因此,來女士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以焦慮、抑郁癥狀為主的心理疾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yī)。醫(yī)生首先給予患者抗焦慮、抗抑郁藥物治療,改善其緊張、擔心、心慌、胸悶等癥狀,并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內觀心理治療。
該院的心理醫(yī)生介紹說,內觀療法是日本著名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醫(yī)院于2007年引進、改良并用于臨床治療,設有專門的內觀療法病區(qū),主要用于神經癥、酒精依賴、抑郁癥、心身疾病的治療。通過內觀過程,可以使患者重新了解自己、減輕煩惱、提高自信、振作人生。
據悉,7天的內觀結束后,患者情緒明顯好轉,未再出現緊張、焦慮等不適癥狀,與家庭成員的關系也明顯改善。來女士按照心理醫(yī)生的囑咐,在家中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分散式內觀,以鞏固療效。 (孫秀珍)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