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2月19日訊山東電視體育頻道消息,精彩的體育賽事離不開專業(yè)的轉播團隊,在北京冬奧會上,山東廣電節(jié)目制作團隊和技術團隊,分別承擔了冰壺項目的電視公共信號制作和高山滑雪項目轉播的技術保障工作。
1月26日,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一周,山東廣電冬奧會冰壺轉播的第一批成員已抵達北京冰立方,隨后馬不停蹄的投入到設備搭建和信號測試工作之中。傳統(tǒng)的新春佳節(jié)的到來,他們依舊在堅持在冬奧工作第一線。
北京冬奧會冰上項目2月2日在冰立方拉開戰(zhàn)幕,同時登上“冰雪戰(zhàn)場”的還有山東廣電體育節(jié)目團隊。北京冬奧會,山東廣電體育節(jié)目團隊執(zhí)行冰壺項目的公用信號制作。
山東廣電體育節(jié)目團隊由17名工作人員組成,執(zhí)行北京冬奧會期間冰壺混合雙人賽、冰壺男女團體賽共36場比賽的公用信號制作。冬奧會期間山東廣電體育節(jié)目團隊的小伙伴們工作時間長、強度大,每天五點起床到達比賽場館,隨即投入到緊張的直播流程之中。
因為采用的是無線傳輸,攝像機的重量都在25公斤以上,對于游機、easyrig魚竿崗位的小伙伴們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為了保證轉播畫面的質量,攝像也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適應即將到來的超大工作負荷。
本屆冬奧會,山東廣電是以整建制轉播團隊來到北京,每個崗位精密的配合才能保證冬奧冰壺賽事公用信號的制作。此外,冰壺比賽冰面溫度要保持在零下五度,在冰面上工作體力消耗大。
山東廣電制作團隊在冬奧期間,共制作冰壺賽事信號33場,總制作時間130小時,在所有制作團隊中,制作時長位居前列。在此期間,每人的總工作時間更是超過400小時,工作之余每個人見縫插針般地補充睡眠、以最好的身體狀態(tài)投入到冬奧工作中。同樣因為超長密集的工作,在北京二十余天的時間里,總是在黎明和深夜時分,一睹鳥巢在夜色中的芳容。
山東廣電技術團隊承擔高山滑雪項目轉播的技術保障工作,從1月23日抵達賽區(qū)到如今,他們已經(jīng)在前方連續(xù)工作了近一個月。
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在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小海陀山舉行,這里臨近八達嶺長城,屬于北京的山區(qū)。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比賽場地氣溫經(jīng)常低至零下25度以下,即便是山下也有零下十幾度。而且該項目極易受到天氣影響,時常出現(xiàn)比賽因大風天氣而推遲的情況。按計劃,今天19日原本是高山滑雪最后一個比賽日,但就是因為大風天氣,高山滑雪最后一項比賽混合團體賽延期至2月20日舉行。
山東廣電技術團隊就是在如此低溫大風的工作環(huán)境下,與瑞士轉播團隊共同承擔高山滑雪比賽的轉播工作。從線纜鋪設、信號測試,再到攝像機架設,技術團隊一邊克服低溫大風的考驗,另一邊還要克服賽道兩邊是懸崖的危險。
“這次高山滑雪比賽的轉播,也是我們轉播技術團隊第一次接觸,轉播難度也是冬奧各項賽事中最高的,在惡劣的天氣下,不管是對我們工作人員還是設備,都是極大的考驗。”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轉播技術團隊領隊崔曉東介紹道。
為了保障高山滑雪的電視轉播的順利進行,山東廣電技術團隊的工作人員每天至少工作10個小時,加上來回路途的話需要12個小時左右,“每天早晨5點多就起床吃飯,六點就要出發(fā),賽程每天都有變化,作為我們來講,就是要時刻保障好賽事的安全播出。”崔曉東透露,有時趕上飯點大家也顧不上吃飯,“到了比賽間隔,我們就趕緊吃兩口。”
巨大的付出之后,收獲的是無比的喜悅,這份喜悅更是因為在疫情期間的冬奧工作中,他們如同時代的逆行者一般,肩負著光榮而具有使命感的歷史重任。2022年是中國的體育大年,因此他們注定腳步不會停息,接下來的北京冬殘奧會、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杭州亞運會也將出現(xiàn)山東廣電人的身影,他們將如同冬奧會中的中國健兒一樣,將山東廣電人的風采,展現(xiàn)給全國全世界。
關鍵詞: 山東廣電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