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杭州某高中國際班高三生秦軒(化名)有點忙——國外大學已進入常規(guī)申請,對今年想去讀本科的他來說,還沒有放棄最后沖刺的努力。
在秦軒看來,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實在跌宕起伏,單是托福線上考試就考了八次!
不過,國際高中圈的資深老師也逐漸發(fā)現(xiàn),如今人們對留學,以及留學目的地的選擇,正在變得越來越謹慎和理性。
故事
過去這一年,留學計劃被打亂
秦軒自小學習成績優(yōu)異,初三畢業(yè)順利考上重高,決定出國留學,是進了高中后才起的念頭。
“初三那年,我一門心思備戰(zhàn)中考,上了高中才發(fā)現(xiàn),不少初中同學去了國際學?;蛘邍H班,還有一些高中同學也選擇了留學。”受那些同學的影響,他開始了解留學的相關信息,也覺得自己挺適合走這條路,轉去國際班就讀。
因為喜歡數(shù)學,秦軒希望將來能去排名靠前的國外大學讀數(shù)學專業(yè)。但他沒想到,留學路會如此一波三折。
由于疫情原因,秦軒遭遇了多重打擊——數(shù)學競賽中斷、夏校無法參加、托福線下考試和SAT考試連續(xù)取消,而這些都是赴外留學的敲門磚。
“那段時間,不止我,全家都陷入焦慮。”秦軒清晰地記得,去年上半年到處搶考位,甚至找黃牛,好不容易搶到了,卻因為疫情取消或無法成行,SAT最終沒有考成。托福線上考試又遭遇種種意外,前后參加了8次線上考試。
秦軒只是這個群體當中的一個典型個例,很多想要留學的學生都和他有相同的經(jīng)歷。
一路走來困難重重,秦軒目前還沒有收到入學通知,但因為有老師的幫助和家人的支持,他還是蠻淡定:“努力了,總有收獲。”
而讓秦軒媽媽開心的是,兒子在幾個月的申請過程中突然長大,有擔當了,對于留學目的、學習內容也有了更多思考。
“成績很重要,但不是唯一評價標準;留學目的性也很重要,不能盲目跟風?,F(xiàn)在國內的基礎教育挺好的,看清國際大勢,留學要和未來的職業(yè)目標緊密聯(lián)系起來。”秦軒媽媽覺得,是否“堅持”國際班,關鍵還是審視準備留學的初心和克服各種困難的決心。
行業(yè)
傳統(tǒng)留學業(yè)務受影響,但也促生了新商機
而對于留學機構而言,疫情在影響傳統(tǒng)業(yè)務的同時,也促生了新的商機。
“很多回國上網(wǎng)課的留學生遇到同樣的問題,覺得在家里學習效率很低,還遇到一些選課等方面的困難。”凱銀出國旗下滴答閱讀創(chuàng)始人虞小玥如是說。
95后的虞小玥和團隊成員大多是海歸,對留學生們的這些困難感同身受。他們幫留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校園,模擬國外的環(huán)境,除了上各自學校的網(wǎng)課,學生們在實地課堂還能接受國內老師的幫助。
“按照目前國外的疫情趨勢,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留學生加入我們的實地課堂。”虞小玥說,他們正在升級硬件設施、邀請更多的講師,并進一步豐富社團活動。
面對疫情之下的留學之難,很多留學機構也在嘗試突圍。
CHT國際管理學院的錢莎莉告訴記者,學院已和芬蘭知名大學合作招生,準備在今年下半年開第一個班。
“這個項目是大專在讀或畢業(yè)即可報名參加的,在杭州校區(qū)學習一年學分課程,完畢后赴海外大學學習一年、實習半年,即可拿到本科文憑。”錢莎莉說,因為考慮到疫情影響,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學籍保留辦法,萬一明年依然因疫情影響不能正常安排學生留學,將為符合條件的學生保留留學資格,等不受疫情影響后,就可以讓學生繼續(xù)赴外學習。
在錢莎莉看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即便不能正常出國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學生們的學業(yè)不受影響。
“目前所有的留學項目,我們都是以保險、保穩(wěn)為主。”杭城一所留學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讓他們轉變思路,設計更符合市場需求和學生利益的項目,“是大考,也是商機。不趁著現(xiàn)在順勢改變,那么很可能在當下和未來都缺乏競爭力,甚至被淘汰。疫情對于學生、家庭、機構和整個行業(yè),都是一次觀念和實操的檢驗。”
觀察
對于留學目的地,人們的選擇越來越理性
在國際高中的圈子里,鄒海連是前輩。
這位80后數(shù)學老師,曾在杭州外國語學校劍橋高中執(zhí)教多年。2015年,他因為一部聚焦“中英教育對比”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而備受關注。在這部紀錄片中,5位中國老師來到一所英國公立中學,與50名英國初中生臨時組成“中式班級”,并采用傳統(tǒng)的中式教學法上課。
現(xiàn)在的鄒海連,是人大附中杭州學校高中部負責人。
今年元旦假期,鄒海連主要在忙兩件事,一是和同事們開網(wǎng)絡視頻會議,布置節(jié)后工作;二是了解2021年學校首屆畢業(yè)生的錄取情況,也就是“曬喜報”。
自去年11月以來,鄒海連微信朋友圈里的喜報幾乎沒斷過。這屆畢業(yè)生共27人,截止到目前,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中,有53封來自英國,6封來自美國,還有6封來自澳大利亞。
在他看來,和往年相比,今年這屆畢業(yè)生受疫情影響,大學申請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在留學目的地的選擇上,學生們變得更加謹慎,在美國疫情持續(xù)得不到好轉及留學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不少學生放棄了美國大學的申請或者不再把美國當成唯一的留學目的地。
過去這一年,鄒海連在和家長、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家普遍對這幾件事感到擔憂:其一,國外的疫情狀況暫時還沒看到曙光,擔心出國后的健康問題及國外的教學能否正常開展;其二,有不少已被國外大學錄取的學生在國內進行網(wǎng)課學習,今年這屆畢業(yè)生是否會遇到類似情況。
這些擔憂,直接影響到了大家的留學觀點。此外,許多考試因為疫情取消,不少學生沒有標化成績,使得大學申請更加依賴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yè)表現(xiàn)及個性化的學術成果以及活動呈現(xiàn)。
“對于初心不改堅持留學的學生,也要看到機遇。”鄒海連分析,受疫情影響,留學人數(shù)會一定程度縮減,國外各個大學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財務上的困難,如何持續(xù)吸引到國際學生來學校就讀變得更加重要,在此情形下,對大學申請者是一大利好。確實有大學降低了今年申請的標準,比如對語言要求等。
與此同時,國內許多大學也通過和國外高校合作辦學,給留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在特殊時期,實現(xiàn)兩全其美。比如,去年8月,西湖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簽署了雙向學生交換協(xié)議。
鄒海連建議,新的一年,大家應更加深入思考出國留學的初衷,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更適合的留學目的地、學校和專業(yè)。(記者 沈蒙和)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