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0日原定開學日算起,浙江中小學生上網課已經一個多月了。面對線上教學,許多孩子都是從不適應到適應,從新奇到審美疲勞。
為了避免宅家的學生們學習懈怠,有老師每天和學生分享自己的線上教學日志,也有家長以身作則,來不及趕回家,就直接蹲在路邊電線桿下參加線上家長會。那么,網課的主角——中小學生們,會如何應對自己的懈怠與焦慮呢?最近,杭州第二中學濱江校區(qū)一群高一學生們用的招數是——用文言文給自己寫勸諫書。
自己給自己寫勸諫書 把十門課都思考一遍
出主意的是他們的語文老師邱明峰:“教古文于云間,已有月余,恐弟子學不落地,有所怠惰,故命其作文以諫己,孰料弟子才智過人,文思泉涌,讀而亦解余之乏困。”
原來,邱老師留意到,網課已經開展了一個月,很多學生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感覺新奇,從打卡、聽課、線上作業(yè)等,積極性明顯很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父母開始復工上班,雖然老師們也想了很多辦法,可同學們難免還是會有懈怠、焦慮的情緒產生。在他看來,在網課學習進入某個“拐點”的時候,很有必要引領學生尋一面鏡子以自照、內省。
這面能引領學生自照、自省的“鏡子”,邱老師很快就找到了——語文課剛剛學習了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他布置的課后作業(yè)是——
勸諫是一門藝術,如果你勸諫的對象是自己呢?疫情之下,網課期間,你有沒有和自己和諧相處呢?你有什么勸諫自己或者勉勵自己的話呢?
學習了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后,了解了古人的勸諫故事和勸諫藝術,請結合當下抗疫防疫以及網課學習等情況,對自己寫一封文言版的“勸諫書”《諫己N思書》。
為什么會選擇用文言文來寫?邱老師說:“網課期間,我校高一同學在學習一系列文言文。閱讀文言文,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素養(yǎng),還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那如何達到呢?文言的學習很多時候還是要靠‘讀’來達成,而‘讀’在網課情況下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但我們可以朗讀,可以抄讀、背讀,還可以品讀、互文對讀、寫讀等等,讓讀的方式更多元化。這次的作業(yè)就是‘寫讀’的一次嘗試,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的興趣和內驅力。”
通過這次“寫讀”,邱老師除了希望同學們更好地掌握文言的特點和積累文言的詞匯之外,還希望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借此更好汲取古人智慧,并結合現實能叩問自己的內心,更好地做好自我調適。因此,這次的作業(yè),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也可以參考課文。
據說,很多學生當天就寫好了,時間快則一節(jié)課左右,慢則一兩個小時。最多的一位同學寫了“十二思”。還有同學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10個科目都“思”遍了。
高一學生三大煩惱 起床難不專注被監(jiān)督
看完近百位學生給自己寫的勸諫書,邱老師最深切的感受是:大家網課上久了,有困擾和擔憂,“雖然大家宅在家中,還是兩耳聞窗外事,對于私利與公義、謠言與真相、放任與自律等都有深入思考。中文的表達很豐富,一句簡單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并不能足以代之,很多同學避免了表達的趨同。甚至有同學化用了很多典故,還作了注釋,洋洋灑灑,文采飛揚。”
話說,學霸到底有什么困擾?記者在這些勸諫書中找到了他們普遍存在的幾種困擾,你家孩子也存在嗎?
困擾1:起床難
“朝則往往每寐不起,待簽到將遲而驚坐起,知仍早,則復睡。今悔甚,不求五更起,但求日朝醒而誦,無勞床頭‘夜叉’日日掀余棉被,使余驚跳起。”
“旦,掙扎起于榻,睡眼蒙眬,難誦文章;俟課始,初盎然興致,而課過半,復如乘云野鶴,思飛千里之外也;然及自修,課業(yè)繁重,而又悔未毅于學,致使行事拖沓,常至夜半;旦日,又復此。”
困擾2:不專注
“然居于安之久,必忘榮辱于身后。雖有抱負,一日百省于身,終弗敵手機被褥之嗜好。是以明知易而行難也。”
“而吾常溺于網絡,懶于質理,多用心于玩樂,少惜時于業(yè)績。”
“竊聞蚓之心一,蟹之心躁也。而今網課之學習,倘心猿意馬,三心二意,端坐于平板之前而神游于九天之外,乃至取手機而玩者,其可乎?斯亦具八跪二螯而無以掘藏身之穴也。”
困擾3:被監(jiān)督
“雖董之以番茄(注:番茄鐘App),震之以監(jiān)控(注:指家長在書房裝攝像頭監(jiān)督孩子學習),終稍縱而不維持,貌篤而不心誠。事在人為,所宜深慎。”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