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很多人因為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情緒狀態(tài)不好、壓力太大、熬夜等,感覺自己耳鳴的現象更嚴重了。那么,你的耳朵是不是常常在不經意間發(fā)出嗡嗡的耳鳴聲?你知道耳鳴背后藏著哪些疾病嗎?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耳鳴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耳鼻喉科的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耳鳴原因很復雜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耳鼻喉科朱曉燕副主任醫(yī)師介紹說,耳鳴不單單是耳部疾病引起的,有時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號。
1.耳部疾病:當耳內異物、炎癥腫脹發(fā)生阻塞、耳膜充血、內響、穿孔、中耳積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癥,均可發(fā)生傳導性耳鳴。其特征是單側性,即耳鳴發(fā)生于病變的一側,且音調較低,有節(jié)律性,如“隆隆聲”,“轟轟聲”。
2.神經衰弱:耳鳴還與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明顯有關。當人的情緒憂郁、焦慮不安時,也可出現耳鳴。有神經衰弱的人常出現耳鳴,這種耳鳴音調高低不定,多為雙側性,并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等癥狀。
3.頸部疾患:頸部腫痛或患有其它頸部疾病,壓迫了頸動脈時,可引起受壓的一側耳鳴。這種耳鳴的特點是持續(xù)性,低音調,耳鳴的程度可隨體位的變化而變化。
4.噪聲損傷:短暫的強噪聲或長期反復的噪聲(如職業(yè)噪聲,搖滾樂和迪斯科音樂。強音量立體聲耳機等)均可導致聽力下降并伴耳鳴和眩暈,嚴重者還可出現幻聽及神經衰弱。
5.其他全身性疾?。阂恍┤硇约膊∪绺哐獕?、冠心病、貧血、高血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腎臟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變、炎癥、外傷、藥物中毒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其發(fā)病往往與內耳微循環(huán)障礙、內分泌失調、毒素吸收以及耳蝸與某些神經通路的異常聯(lián)系等因素相關。
17%的人有不同程度耳鳴
朱曉燕副主任醫(yī)師介紹說,耳鳴是指在外界無相應聲源或聲電刺激的情況下,患者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音的一種主觀癥狀,常伴有睡眠障礙、心煩、惱怒、注意力無法集中、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
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鳴,是耳科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耳科臨床三大難題之一。該科收治的耳鳴患者也在逐年增多。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耳鳴發(fā)病人群現在越來越年輕化,許多耳鳴患者均有長期的睡眠不足、工作學習壓力大、焦慮抑郁等情況。如果出現了耳鳴先不要緊張,但是也不能大意。如果持續(xù)1~2天耳鳴都沒有改善,就一定要到醫(yī)院就診。
“久鳴必聾”沒依據
朱曉燕副主任醫(yī)師告訴記者,結合臨床的治療經驗來看,采用情緒疏導、睡眠調整、微針針刺耳穴、營養(yǎng)神經活血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鼓室注射激素、中藥調理如寧心安神膏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耳鳴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實際診療中,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治療方案不盡相同,治療側重點也不同。這里主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樹立信心。耳鳴是可治的,通過系統(tǒng)的治療,耳鳴聲可明顯減小,耳鳴頻率可變低,甚至消失,達到治愈的理想狀態(tài),免受耳鳴困擾。
2.明確一個概念。不伴有聽力下降以及器質性病變的耳鳴,即使長期存在,不會導致耳聾,糾正很多人認為的耳鳴會導致耳聾的錯誤認知,打消這類疑慮。
3.良好生活方式的倡導。睡眠、情緒、飲食是后天與健康密切相關的三大因素。勸誡病人規(guī)避睡眠不足、情緒不良的問題,對耳鳴的好轉與恢復至關重要,甚至可以避免很多其它疾病的發(fā)生。
4.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中醫(yī)對耳鳴的病因病機有不少獨到的認識,如耳鳴辨證須分清虛實,認為耳鳴聲大,呈低音調者多為實證,而高音調如蟬鳴者多為虛證;暴鳴新鳴聲大者多實,鳴聲細久者多虛;日夜雙側耳鳴多實,夜靜鳴甚者多虛;聲短急促者多實,聲長不間斷者多虛;手按之鳴聲加重者為實,按之減退或停止者為虛。
治療方面,中醫(yī)內治與外治相結合也有特色。比如,微針針刺耳穴,起到通經活絡,扶正祛邪,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內分泌,助眠安神的作用。還有冬季對證服用寧心安神膏等中藥膏方進行調理,具有寧心、安神、助眠、益氣、補血、健脾胃等多種功效,適合脾胃虛弱、氣虛、血虛等證型的耳鳴患者服用。(通訊員 楊璞 記者 蔡蘊琦)
關鍵詞: 耳鳴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