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fā)病例約30.4萬例,占女性惡性腫瘤新發(fā)病例的17.1%,堪稱女性發(fā)病率第一大癌癥。其中約3%~10%的婦女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即使在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fā)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及治療狀況不容忽視,我國乳腺癌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晚期乳腺癌目前雖難以治愈,但可通過優(yōu)化治療模式、提高創(chuàng)新藥物可及性,來幫助晚期患者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采訪時強調,晚期乳腺癌患者不要輕言放棄,隨著治療手段的增多以及新型靶向藥物的問世,有越來越多的治療手段得以應用。目前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和激素受體陽性(HR+)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已從2~3年大幅提升至5年,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晚期病人可達到臨床5年生存率,晚期患者雖然不能夠達到治愈,但可以長期帶瘤生存。
治療手段和策略不斷增多優(yōu)化,乳腺癌漸成可治可控的“慢病”
近十年來,從手術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到如今的靶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各種治療手段不斷涌現更迭,尤其治療策略從“單一”到“聯(lián)合”的優(yōu)化,帶來了國內晚期乳腺癌治療格局的改變和管理模式的變遷,使患者從聯(lián)合治療中獲益不斷,生存期得以大幅延長,乳腺癌逐漸成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治、可控的“慢病”。
“如今是精準治療的時代,乳腺癌規(guī)范化診療水平與依從性管理穩(wěn)步提升,已成為實施癌癥慢病化管理的標桿性領域。”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乳腺外科主任孫強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就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對治療策略進行優(yōu)化與更新,是提升其預后的關鍵所在。臨床上已逐漸接受將乳腺癌作為“慢病”管理的理念;并基于這一理念提出與“慢病”治療目標更一致的“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治療模式”。
乳腺癌可防可治,每一位晚期患者都不應輕言放棄
孫強教授告訴記者:“現在乳腺癌的治療手段非常多,局部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全身治療包括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我們應該選擇那些能給患者帶來獲益的治療方法,這些治療方法有些是在手術前,有些是手術后,有的是在復發(fā)以后。什么時機用哪種治療方式,醫(yī)生將根據其對患者獲益程度來選擇。”
靶向治療是近年來隨著靶向藥物的出現而開展的一種新型療法。專家介紹,所謂靶向治療就是針對癌癥不同類型的不同靶點使用靶向藥物,十分有針對性。“比如,對于Her2陽性的患者,我們就采用抗Her2治療;如果是HR陽性,就用CDK4/6抑制劑治療。針對不同靶點有不同治療方法,不同階段有不同靶向藥物。靶向治療通過一代一代的藥物創(chuàng)新,目前的治療效果和前景都非常好。”孫強教授說。
“這給女性朋友傳遞了一個信息:乳腺癌可防可治。即使到了晚期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好的方法,能有非常好效果。每一個乳腺癌患者都不應該放棄希望。”孫強教授談及他的一位病人,在2003年做了乳腺癌手術,2005年癌癥復發(fā),出現肺、肝轉移,隨后他們?yōu)檫@位患者使用了靶向治療,復發(fā)后用藥維持?,F在17年過去了,這個患者依然保持非常好的狀態(tài)。“現在的治療方法不斷翻新,治療效果越來越好,我們要把信心傳遞給女性患者,每一位患者都不應輕言放棄。”孫強教授說。
靶向藥物和聯(lián)合治療延長患者生存期,應將高質量創(chuàng)新藥物納入醫(yī)保體系
在乳腺癌中,激素受體陽性(HR+)患者約占65%,其中激素受體陽性(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的晚期患者約占5%~10% ?;仡?0年發(fā)展歷程,前30年乳腺癌治療尤其是對HR+/HER2-晚期患者,一般多以化療和內分泌單藥治療為主。
“內分泌治療因其兼具良好療效及安全性,是HR陽性進展期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但存在耐藥問題。近年來,隨著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的不斷突破,很多新型藥物相繼出現,其中包括多種可以逆轉或延遲內分泌耐藥的CDK4/6抑制劑,極大程度推進了內分泌耐藥人群的臨床獲益。”徐兵河教授介紹,過去單獨使用內分泌治療,患者從治療開始到腫瘤出現進展時間大概為10個月左右,也就是說10個月腫瘤又增大了。現在采用的標準治療是內分泌治療聯(lián)合CDK4/6抑制劑,患者腫瘤出現進展時間延長至兩年,有50%的晚期患者生存期從過去的2~3年達到現在的5年。在最新發(fā)布的《中國晚期乳腺癌規(guī)范診療指南(2020版)》中,也將這一聯(lián)合治療方案推薦為HR+/ 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線以及二線的標準治療方案。
專家們還呼吁提升乳腺癌治療藥物的可及性,應將高質量創(chuàng)新藥物納入醫(yī)保體系,讓更多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夠得到最有效治療,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不低于43.3%的目標。
乳腺癌早發(fā)現意義重大,要重視每年體檢和每月乳房自檢
專家們還希望向廣大女性傳遞一個信息:乳腺癌可防、可治、可治愈,但早期發(fā)現意義重大。孫強教授強調,乳腺癌早發(fā)現和晚發(fā)現差別非常大。如果能夠盡早發(fā)現、盡早治療,相當比例的乳腺癌患者能夠通過保乳手術保留乳房的外觀,生存壽命及工作、生活可以基本不受影響。但如果乳腺癌發(fā)現得比較晚,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即使現在有很多很好的治療辦法,但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不但花費很大,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差得很遠。
“雖然這個話題比較老,但作為乳腺外科醫(yī)生,我還是特別希望通過宣傳讓所有女性都知道早發(fā)現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現在仍然在臨床上遇到很多病人,對于乳腺出現的問題沒有重視,以至于將一個小手術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拖延成了嚴重影響后半生的大問題。”孫強教授說,“健康女性也一定要重視每年體檢,每個月做乳房自我檢查,這樣可及時發(fā)現乳腺細微的不同,并及時到醫(yī)院做檢查。及早發(fā)現才能使患者在最佳時機獲得最好的治療,從而最終獲得理想的結果。”(記者 王凱)
關鍵詞: 乳腺癌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