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街頭的電動自行車數(shù)量越來越多,加上共享單車,這讓非機動車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為此,不少地方在步行道外側劃出了非機動車停放區(qū),不過一些停車區(qū)卻設置在了原本就狹窄的人行道上。車雖然有地兒停了,行人卻沒地方走了,產生了“車在步道停,人在車道走”的怪現(xiàn)象。
(相關資料圖)
地鐵站口停車區(qū)占了便道
家住林萃路京師園的徐先生反映,地鐵林萃橋站C1口外,便道上劃出的非機動車停放區(qū)幾乎占了全部便道。每次步行到地鐵站,都只能借道走非機動車道?!耙郧皼]劃停車區(qū)的時候,便道上就停著不少車?,F(xiàn)在劃上停車區(qū),走路就更沒地兒了。”徐先生說,在非機動車道上和電動車混行,讓他感到十分不安。
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在地鐵6號線黃渠站C口外,道路綠化隔離帶上設置了非機動車停車區(qū)。每到早高峰時段,停車區(qū)停滿自行車后,內側人行道只留下了約半米的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行,不少趕地鐵的乘客索性就走到了非機動車道上。由于停車區(qū)緊貼盲道,一些車輛擺放不規(guī)范,車輪壓到了盲道上。“之前路過這里時,小腿就被一輛自行車擋泥板劃到了,劃得生疼?!笔忻窭钕壬f。
記者注意到,黃渠站出入口空地上也設置了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區(qū),不過停車場的面積已無法滿足需要?!艾F(xiàn)在車越來越多,停車區(qū)也該擴容了!”李先生建議,應該利用出入口附近空閑的綠地空間改造成停車區(qū),把步道還給步行者。
商圈人行道竟設兩排停車區(qū)
三里屯地區(qū)人多車多,自行車停放問題越來越嚴重。在解決無序停放問題的過程中,這里的人行道設置了不少停放區(qū)。
記者在三里屯SOHO北側的人行道上看到,原本寬敞的步道被鐵質圍欄攔斷。步道外側和中間用白線劃出了兩排自行車停放區(qū),中間僅留了一米來寬的空隙供行人通行。行人穿梭在密密麻麻的電動車之間,顯得格外擁擠。
在這熱鬧的商業(yè)區(qū),一條不算十分寬敞的人行道,竟然劃出了兩排自行車停放區(qū)。而在此停放的車輛,大部分是電動自行車。騎手想要把車輛停放在內側的停車區(qū),就需要借道人行道,有騎手甚至選擇在人行道上騎行,電動自行車與行人幾乎貼身而過,十分危險。
人行道最窄也要達到2米
人行步道留多寬才合適?2017年,市交通委發(fā)布的《北京市自行車停放區(qū)設置技術導則(試行)》規(guī)定,利用行道樹設施帶或綠化設施帶設置的,應確保停放車輛后人行道的剩余寬度滿足規(guī)定數(shù)值。其中快速路輔路、主干路不低于3米,次干路不低于2.5米,支路不低于2米。商業(yè)或公共場所集中路段以及火車站附近路段不低于4米,軌道交通和綜合客運樞紐出入口周邊50米范圍內不低于3米。
2021年4月,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huán)境規(guī)劃設計標準》實施,其中人行道的寬度最小值被設定為2米。而學校、醫(yī)院、商業(yè)區(qū)等公共場所集中路段上設置的人行道寬度最小值為4米。
2019年,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曾發(fā)布統(tǒng)計分析,北京中心城五環(huán)范圍內52%的人行道有效寬度不足1米。
從目前已經(jīng)施劃的非機動車停放區(qū)設置看,不少停放區(qū)沒有達到預留足夠寬度人行道的要求。
專家建議
樞紐商圈可配建室內停車場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要解決目前非機動車停車區(qū)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做到標準清晰,并且得到有效執(zhí)行?!氨热鐕鴥鹊牡缆方煌ò踩珮酥倔w系當中,缺乏自行車的停車標志、管理標志。如果自行車停放管理標準缺失,停車管理光靠市民自覺,便很難維持好停車秩序。”
楊新苗建議,隨著綠色出行逐步推廣,城市不光要做好停車管理工作,還要積極做好自行車停車場規(guī)劃和建設工作,適應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白孕熊嚨耐7挪荒芄饪柯愤吅偷孛?也要建設室內的人力自行車停車場。比如大型交通樞紐和商業(yè)中心,在設置機動車停車場的同時,也應該劃出專門的區(qū)域設置人力自行車停車場,提升停放服務水平?!?/p>[責任編輯:高文雯]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