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45分,大巴車從酒店駛出,開往黃浦江對岸的張江氣膜實驗室。
“今晚的任務是檢測2萬多管樣本,早上8點前出報告!”由于戴著N95口罩,浙江省援滬醫(yī)療隊氣膜實驗室主任寧曉妮只能大聲喊著說話。
車里這群年輕人,被稱為浙江援滬的病毒“獵手”。他們的工作,是在實驗室里檢測核酸,把病毒“揪”出來。
“差不多一個小時路程,大家休息會兒,接下來得工作12個小時呢?!睂帟阅荻摯蠹?。車里頓時安靜下來,不一會兒,有人發(fā)出了鼾聲。
車到站?!敖裉煲还?萬多管。白班完成一半,我們負責收尾?!睂帟阅萁淮旯ぷ?大家穿上防護服,麻利地進入實驗室……
“有陽性!”寧曉妮指著屏幕提醒。
寧曉妮介紹,檢出陽性,只完成了一半工作。之后,還要拿兩種靈敏度更高的試劑做復核?!罢嬲摹补穷^’,是那些處于臨界值的樣本。我們要從交織復雜的曲線中判斷,重新檢測!”
不知不覺,天色已微明。寧曉妮提醒大家打起精神:“這個環(huán)節(jié)必須謹慎,再檢測,按照標準出結(jié)果?!?/p>
上午8點,95后同事楊浩宇走出實驗室,脫下“大白”,笑著對寧曉妮說:“姐,大拇指磨破皮了?!薄斑@么不當心啊!”她一邊“埋怨”,一邊小心地給同事上藥:“讓人心疼,這一個晚上,他戴著兩層手套,要打開和擰緊試管蓋子5000多次?!?/p>
關(guān)鍵詞: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