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聽說70名遼寧省沈陽市檢察院“疫情防控先鋒隊”隊員根據(jù)市委組織部統(tǒng)一部署,連夜撤出此前工作的23個核酸檢測點位,重新編隊到鐵西區(qū)霽虹街道16個自管小區(qū)值守,記者立刻驅(qū)車來到所在區(qū)域?qū)ぴL。沒有精準定位,沒有門牌地址,沒有姓名也沒有聯(lián)系電話,只知道一個大概的范圍,但是找到他們并不難,因為在每個小區(qū)旁邊,只要看到黨旗就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遼寧省沈陽市檢察院“疫情防控先鋒隊”: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三月乍暖還寒,反復的疫情又給沈陽這座城市帶來了嚴峻考驗。城市的街道安靜了下來,但是那些插著戰(zhàn)疫臨時黨支部黨旗的檢測點和小區(qū)門前,身穿白衣的遼寧省沈陽市檢察院“疫情防控先鋒隊”(下稱先鋒隊)隊員卻依然在日夜奮戰(zhàn)。這次的戰(zhàn)場不在檢察機關(guān)辦公樓里,不在公訴席上,而是在群眾中。
忠誠:“崗位一刻不能離人,無論如何要替她補上”
3月16日,在沈陽市委組織部的統(tǒng)一部署下,由沈陽市檢察院政治部主任任隊長,70名檢察干警組成的“沈陽檢察抗疫先鋒隊”在沈陽率先成立,并率先到達一線,開展抗疫行動。
3月17日至3月22日,隊員們在23個核酸檢測點位與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并肩作戰(zhàn),以輪流排班、不間斷服務的方式全程參與沈陽市鐵西區(qū)3輪5天的全員核酸檢測。在對23萬人次核酸檢測身份錄入過程中,他們套上防護服,遮住臉龐,隱去姓名,拿出出庭公訴甚至參加業(yè)務大比拼的專注,耐心向群眾講解核酸檢測注意事項、引導排隊秩序、反復宣讀提示、幫扶弱勢群體……
在確診人數(shù)不斷新增的疫情防控前期,全員核酸檢測剛剛開展,諸多危險因素還潛伏在人群里。而他們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只為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
案件管理辦公室檢察干警田宏陽家住渾南區(qū),為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他早上不到6點就要從家出發(fā),到鐵西區(qū)核酸采集點做好場所布置、個人防護等準備工作。檢測過程中,田宏陽耐心為每一位居民掃描錄入信息,為不會出示健康碼的老年人掃描身份證信息,為持戶口本參加檢測的未成年人手動錄入信息。他身穿防護服,連續(xù)五個小時不喝水、不休息,無數(shù)遍重復掃描錄入動作,直到到檢測全部結(jié)束。在接近零下10度的環(huán)境中,他防護服下的衣服早已濕透。
“有位92歲的老人,扶著助步車前往核酸檢測點,檢測的人太多了,無法特殊照顧他,我們得扶著他,一步一步挪到檢測點?!钡谝粰z察部候巍巍說。
在檢測現(xiàn)場,記者看到,每個隊員平均每日掃碼測溫1500余人次,同時還要無數(shù)次耐心解釋和大聲提示,一天下來,他們往往嗓音嘶啞,卻很少喝水。
“公共衛(wèi)生間距離這個點位比較遠,我們穿著防護服去周圍商戶,還怕給商戶添麻煩,檢測人群源源不斷,任何隊員暫時離開都意味著其他人要承擔更重的工作?!庇媱澵攧昭b備處趙艷娟解釋道。
3月22日晚,先鋒隊接到通知,所有隊員立刻撤出原23個點位,前往新的點位,對16個無物業(yè)自管小區(qū)進行進出值守。接到任務,先鋒隊連夜重新編隊,3月23日7點多,黨旗已經(jīng)在新的點位高高掛起。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先鋒隊里有個“60后小隊”,4名隊員都是近60歲的法警。邢丹、鄧曉宇、王克難、陳明是整個先鋒隊中年齡最大的幾位同志,其中還有同志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然而,在收到通知后,他們第一時間趕到社區(qū)報到,協(xié)助社區(qū)分派點位,派發(fā)抗疫物資,搭建工作場所。每天他們都早早到崗,穿好防護服、擺放工作座椅、準備好登記簿、播放疫情防護廣播……激情滿滿且無比堅定地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在北一東路29號樓點位,第五檢察部先鋒隊員佟彤告訴記者:“我是剛剛被換到這個點位的,原來這個崗位的隊員錢麗鑫,為了不乘公交,她早晨騎車趕來,可是半路遇到交通事故。頭部摔傷之后,她打出去的第一個電話就是囑咐我,崗位一刻不能離人,無論如何要替她補上?!?/p>
這些點位的隊員來自市檢察院的各個部門,有些部門在工作上并沒有很多交集,但是,在這些分布于各個街道,掛著黨旗的防疫工作點上,他們的心早已隔空擰成一股繩,織成一張網(wǎng),秉著“忠誠履職”的信念凝心聚力堅守著各自的點位。
擔當:“三年來的每一次,都需要青年干警的逆行”
“咱們的排隊場地是‘龍擺尾’式的設計,如果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縮短一點行列間距,再增加一些隔離帶,會不會更好?”在鐵西區(qū)雛鷹實驗小學核酸檢測點,宣傳處蔣順澤、周長鴻和計劃財務裝備處邱雪三名“90后”干警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排隊場地存在優(yōu)化空間。征得點位領(lǐng)導的同意后,第二天一早,三人趁著檢測還沒開始,用了一個多小時重新布置排隊場地,增加了部分引導標識,讓行進方向更加清晰,空間也更為寬敞,大大降低了隊伍引導的難度。此外,三人又找來擴音器,根據(jù)不同情況錄制了多條語音提示,根據(jù)不同人流密度進行循環(huán)播放。在“大聲公”的幫助下,工作人員的壓力也小了很多。點位負責人評價道:“市檢察院的年輕人,是能干也會干!”
第二檢察部張楊被安排在鐵西區(qū)應昌小學點位,負責協(xié)助對周邊12000余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他的任務是盡量讓隊伍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排成一個連續(xù)“S”型,這個任務看起來簡單實則繁雜,既要面對心情急躁的群眾,還得不時提醒“低頭族”跟上隊伍,保持距離。恰逢天冷風大,更是加大了組織群眾排隊的難度,他必須時刻做到腿勤跑前跑后、眼勤盯緊隊伍、手勤協(xié)調(diào)指揮、嘴勤文明提醒,擴音器沒電了就直接用嗓子喊,手套磨漏了一雙又一雙,十足體驗到了手腳并用的感覺。
“我不會忘記每一次寒熱交替時眼鏡片上升起的霧氣,也會記得雙手在手套中汗?jié)竦母杏X。我愿做抗疫戰(zhàn)場上的一兵一卒,以沈陽檢察人舍我其誰的戰(zhàn)斗意志,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边@已經(jīng)是第三檢察部王敏溪自2020年2月、2021年1月之后第三次參與防疫任務了,“三年來的每一次,都需要青年干警的逆行?!蓖趺粝獔远ㄕf道。
3月25日,先鋒隊再次接到通知,撤出16個點位,重新編隊到50個點位,協(xié)助社區(qū)完成第四、五、六次全員核酸檢測。當晚23點,先鋒隊微信工作群陸續(xù)傳來各隊信息:
“篤工街道光明新村檢測點已送檢6442人”——來自第三檢察部李沅鎂;
“篤工街道雛鷹小學檢測點已送檢7638人”——來自第三檢察部王敏溪;
“篤工街道杏壇北點位目前檢測8413人”——來自第二檢察部張揚;
“鑫豐雍景豪城點位共檢測10453人”——來自辦公室黃佳慧;
“完成4389份核酸采樣送檢工作,對核酸采樣每半小時裝箱封箱轉(zhuǎn)運,同時監(jiān)督檢查,并填寫相關(guān)表格,間隔半小時簽字確認。協(xié)助點長做采樣點統(tǒng)籌指揮工作,維護現(xiàn)場秩序。”——來自技術(shù)信息處陳曦;
……
刮著五級大風的夜晚,微信工作群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半字抱怨,只有簡單明了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斷斷續(xù)續(xù)的信息提示音就像一首被放慢了節(jié)奏的歌。
“90后”女干警機關(guān)黨委的陳月霞坦言:“防疫一線著實辛苦,但是,當我看到長期堅持在防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和人民警察,奔波于登記居民信息的社區(qū)工作人員,風雪中維持工作秩序、做好后勤保障的學校老師和志愿者,看到井然有序排隊檢測的群眾,我堅信我們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溫度:“孩子,你吃飯沒?姨剛買的面包,送給你!”
鐵西區(qū)頌工街9號院是一個沒有物業(yè)的老舊小區(qū),值守在此的馬亮、陳曦、周哲和關(guān)毅按照“五個一”要求張貼一封倡議書、懸掛一面黨旗、設立一個大喇叭、設置一處看護房、佩戴一個黨員袖標的標準,守住小區(qū)進出“第一道防線”。除了嚴“防”,還要細“查”。僅用一天時間,他們就完成了對小區(qū)40戶近百名居民的排查工作。工作結(jié)束后,樓上的小朋友隔窗用手勢比了一個愛心,隊員陳曦也在胸前回應了一個愛心。家住9號院的王大娘說:“咱這棄管小區(qū),因為疫情來了,門口突然多了機關(guān)干部來把門,成重點保護對象了,這可真讓人暖心啊!”
由于9號院點位沒有看護房,先鋒隊隊員們在雨夾雪的天氣里,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有的居民送來了雨傘,有的居民打來開水,還有的居民送來了大衣……在雨雪交加的天氣里中,大家共同繪織了一幅溫暖如春的畫面。
同時,沈陽市檢察院黨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責成后勤保障部門趕到各個點位,為隊員送去保暖物資,并派出車輛作為志愿者臨時休息的地方,一日三餐和紅糖姜水給奮戰(zhàn)在“疫”線的隊員們打足了底氣。作為先鋒隊隊長的政治部主任時常步行穿梭在各個點位反復巡視:“我不是來檢查的,我是要及時了解我們的同志還有什么困難,組織上還能為同志們提供哪些援助。”
第七檢察部劉雖然在小區(qū)站崗時,遇到送外賣的小哥無法進門,得知收貨人是一位腿腳不便的獨居老人,劉雖然二話不說,將50多斤外賣物品搬運到老人家門口,并囑咐老人如有其他困難,隨時向檢察防疫人員提出。法律政策研究室顏子清在值崗期間,全身消毒后,一口氣將一臺20多斤的電暖氣扛到七樓的老人家里。興工北街28號院點位,教育培訓處謝凱把兩箱快遞搬運到居民家中,他說:“雖然搬點東西不算什么,但是當好老舊小區(qū)的服務員,重在細節(jié)和態(tài)度,拉近與群眾的心理距離,會讓來往居民更加理解配合防疫工作,我們在值崗點位豎起黨旗,懸掛‘沈陽檢察’字樣,不僅是亮明身份,更是扛起責任?!?/p>
在鐵西區(qū)雛鷹實驗小學核酸檢測點,點位工作人員對蔣順澤、周長鴻和邱雪說的最多的話是“你們進屋暖暖吧”,而他們回答最多的則是“沒事兒,我們能行”。三位先鋒隊員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在數(shù)日的同甘共苦中,他們已經(jīng)把彼此當成了“老戰(zhàn)友”。
從8點到23點,繁重的防疫任務讓每位隊員平均每天都要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捌鋵嶉L時間的工作,不僅加深了我們檢察干警與社區(qū)群眾之間的聯(lián)系,也讓社區(qū)群眾對沈陽檢察志愿者服務有了更多的認識。群眾反饋給我們的,不僅是對抗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是對我們個人的關(guān)心和愛護?!钡诹鶛z察部夏添明說道。
“我知道,你們是來幫我們的,你放心,我肯定配合工作,這是我的健康碼?!?/p>
“我們都理解,你們可不容易了,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我們都積極配合工作,咱們共同抗疫,加油!”
“小區(qū)門口是穿堂風,可冷了,你站這兒,這有墻擋著,能暖和點?!?/p>
“孩子,你吃飯沒?姨剛買的面包,送給你!”
……
“一天工作下來,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溫暖問候,一句‘謝謝’已經(jīng)很難表達我們的謝意。”“這一來一往的交流中,群眾的信任和關(guān)心真是暖到了我們心坎里,值崗的疲憊和寒冷一掃而光!”“為人民服務真幸福!”先鋒隊隊員們難掩內(nèi)心感動。
樂觀:“微信運動圈我都蟬聯(lián)‘榜一大哥’了!”
自3月16日至3月24日,隊員們已經(jīng)在寒風中夜以繼日奮戰(zhàn)了8天,隨著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先鋒隊的工作日趨繁重。
早出晚歸的節(jié)奏,讓“腰酸背痛腿抽筋”已經(jīng)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但從一張張傳回的照片中,記者從他們疲憊的身影之外,感受到一顆顆積極樂觀的心——站在黨旗前的“大白”最喜歡的手勢就是代表勝利的“V”字,防護服和口罩雖然遮住了隊員們的臉,但他們的笑容總有著不可思議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坐在敞口的“塑料大棚”里吃盒飯,經(jīng)驗十足地在飯盒里添一點熱水;
談笑著搬運防疫物資,還比出大力士的手勢;
每天自行車騎行兩個小時往返防疫點和家中,單薄的一次性防護圍裙被大風吹起,自稱看起來像要起飛的“超人”;
在值守的地方看到一只路過的松鼠,感到幸運和開心;
“微信運動圈我都蟬聯(lián)‘榜一大哥’了!”第二檢察部王證興奮地說:“雖然我的腿腳特別沉重,但是我心里真的好輕松”……
他們是這樣一支隊伍,在法律面前他們是公平正義的捍衛(wèi)者,在防疫一線他們是健康平安的守護者,一次次奔赴、一次次逆行中,他們始終站在人民群眾身邊。
(正義網(wǎng)沈陽3月26日電 記者王玲 通訊員紀梟楠 張芳)
關(guān)鍵詞: 遼寧省沈陽市
關(guān)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