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站牌等車,一位老太太忽然走過來,端詳我良久,小心地問:你是不是檢察院的?姓鐵?我詫異地看著她。老人摘下口罩,拉著我的手,說,你忘了,九年前我去縣委上訪的時候,是你接待的我。就想給你說聲謝謝,可再沒見過你……我趕緊說,不用客氣,舉手之勞……正說著公交車來了,我感謝了她對我的感謝,朝她揮了揮手,上車離去。十年前的那一幕,與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交替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2012年的我,熱情,莽撞。2012年,我和信訪工作的交集源于一次“冒名頂替”。因為政治部主任出差,作為她手下小兵的我責無旁貸地承擔了她在縣信訪辦接訪一周的任務。第一次代領導接訪,心里很激動,為樹立良好形象,我一改平時的休閑風,鄭重地將T恤換成了襯衫,既莊重又英姿颯爽,確定不會被人誤認為黃毛丫頭才罷。
到了縣委信訪辦,我被領到涉法涉訴接訪室。同在一間辦公室的,還有公安局、司法局和法院的領導。因為我年齡最小,所以接待來訪、端茶遞水、登記詢問等一應事項我都主動攬過來。我第一個接訪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因超生交不起罰款,導致孩子到上學年齡了還是“黑戶”上不了學。旁邊一男孩躲在她母親身后,怯生生的眼神瞄著我。
我轉(zhuǎn)過身把材料拿給一旁的公安局副局長,悄聲懇求說,局長,幫幫她吧,要不您給派出所所長打個電話,先把孩子戶口給上了?局長有點犯難,說這個是有規(guī)定的,不太適合。我說,我知道規(guī)定,但再怎么著也不能耽誤孩子上學啊,她家又這么困難,總不能一直是黑戶吧!他沉吟了一會兒,直接給轄區(qū)的派出所所長打了電話,然后對中年婦女說,你直接去找所長吧。我緊跟著對副局長說,您干脆再給她寫個條吧,署上您的名字,萬一所長回頭不認賬,再找您找不到。局長哈哈笑了,問我這是你親戚?我說不是,第一次見。局長用手點著我頭說,你這個鬼丫頭!他又寫了條子,中年婦女拿著條子感激不盡,出門時身后的孩子回頭沖我羞澀地笑了。
接訪的第二個是交通肇事案,家人被撞成植物人在醫(yī)院,家庭貧困,四處奔走得不到賠償??粗旁L人茫然無助的目光,我拿著材料直接去縣委大院找縣政法委副書記,縣政法委出面與相關部門多方協(xié)調(diào),最后走了司法救濟。公交站遇到的老太太,應該就是當事人之一。
第三個是盜竊案,信訪人懷疑是熟人作案,卻遲遲沒有偵破,公安局副局長當場進行了督辦。他快人快語、熱情洋溢的樣子讓我心生崇拜。
第四個信訪人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因為交警在執(zhí)行公務時和他發(fā)生沖突,推搡了幾下,導致他摔倒在地,此后他不依不饒,非要討個說法,讓交警當眾向他賠禮道歉。無論公安交警部門怎么解釋都不行,他沒事就天天來縣委上訪。他來時已經(jīng)快中午了,我對他說,您在外面等我一會兒吧,我跟那個交警聯(lián)系,給您討回一個說法。
中午的時候我?guī)Ю先巳コ燥?老人受寵若驚。我說我和推您的交警聯(lián)系了,他在執(zhí)行公務,又沒使勁推您,而且您氣不過還跟他杠上了。讓他當面向您賠禮道歉似乎不合適,但他心里也過意不去,就讓我替他請您吃飯,表達歉意,您看可以嗎?老人說,其實摔一下也沒啥,又沒受傷,就是當時村里的人都在,我面子上掛不住啊!去找他們,他們態(tài)度也不好,所以我心里不痛快。他要早這樣,我也不會一直上訪。
我說那以后咱就不跑了,為這點小事跟別人置氣不值得。老人連聲說,不跑了不跑了,你這一說我心里就敞亮了,人爭一口氣,閨女,你總算把這口氣給我出了!我笑了笑,其實我根本不認識那個交警,這么處理我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但一碗燴面就能解開一個思想疙瘩,就能結(jié)束一個息訴罷訪,值了!
此后幾天,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上訪,有執(zhí)行難的,有不立案的,有民事糾紛的,有判決不服的,也有無事生非胡攪蠻纏的……不一而足,大多數(shù)信訪都不是檢察環(huán)節(jié)的,但看著上訪人殷切的眼神和渴盼期待的目光,我的心一次次柔軟。假如他們是我的兄弟姊妹呢?我有點不敢看他們無助的眼神。轉(zhuǎn)過頭去看著一個個接訪者,他們或凝神傾聽、或耐心解答,我驟然覺得心里踏實了……
我以一個無名小卒的身份,一次次去找公檢法司相關部門,一次次詢問、商討在職責范圍之內(nèi)有沒有更好的救濟解決途徑。對自己不懂的案子,就打電話請教領導和同事,積極給上訪人出謀劃策,推進問題解決。一周很快過去了,但凡我接待的信訪記錄,無論是不是檢察職責之內(nèi),都做到了件件有回復,件件有著落,件件有轉(zhuǎn)交解決方案。
一周很快過去了。周一回單位上班,信訪局的領導打電話過來,笑著說,你趕緊躲起來吧,一群上訪人都沖進信訪局了,都來找你了!兩天后,聽領導說,政法委的領導向檢察長夸你了……
我聽了卻暗自忐忑。我年輕,有激情,做起事來不是行成于思,而是沒有深思熟慮就莽莽撞撞,但接訪的前輩卻給了我太多的包容,上訪者給我如此高的評價,我受之有愧。甚至在九年之后的今天,有人還能記得我的一次舉手之勞。我該如何回報?九年前的一幕幕,讓我凝神沉思。
(作者單位:河南省博愛縣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