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太歲下凡,按照觀音菩薩的說法,是為了與朱紫國王消災,騙去皇后,讓朱紫國王“拆鳳三年,身耽啾疾”,為了保護金圣宮娘娘免受玷污,以五彩仙衣護其體,三年未受侵犯。可是,對于其他可能受到侵害的宮女,菩薩卻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讓賽太歲有可乘之機。為消朱紫國王之災,讓無辜的宮女受辱喪生,顯然不符合佛法眾生平等的原則。
《西游記》里的小妖精,很多都是成雙成對出現的,比如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精細鬼和伶俐蟲,但也有獨行客,比如麒麟山獬豸洞賽太歲帳下小妖有來有去。
有來有去是《西游記》里小妖精界一只特立獨行的妖。其他小妖精都是只夸自家大王厲害,有來有去卻吐槽:“我家大王,忒也心毒?!边B孫悟空都感嘆:“妖精也有存心好的?!辈贿^,這個小妖精命運不濟,孫悟空在套出賽太歲的底細之后,趁其不備,“掣出棒,復轉身,望小妖腦后一下,可憐就打得頭爛血流漿迸出,皮開頸折命傾之”!
有人說有來有去是《西游記》里最善良的小妖精。果然如此嗎?其實不然。有來有去的大王是賽太歲,賽太歲是觀音菩薩胯下坐騎金毛犼。金毛犼下界的原因,觀音菩薩說得明白:當時朱紫國先王在位之時,這個王還做東宮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間,極愛射獵。他率領人馬,縱放鷹犬,正在落鳳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二子,乃雌雄兩個雀雛,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開處,射傷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帶箭歸西。佛母懺悔以后,吩咐教他拆鳳三年,身耽啾疾。那時節(jié),我跨著這犼,同聽此言,不期這孽畜留心,故來騙了皇后,與王消災。
觀音菩薩這段介紹護了短,如果說賽太歲將金圣宮娘娘攝了去,是為了完成孔雀大明王菩薩之愿誓,那它因金圣宮娘娘有五彩仙衣護體,就向朱紫國要宮女頂缸,兩個來弄殺了,四個來也弄殺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還要,一言不合就要跟朱紫國開戰(zhàn)。這些舉動就有點給自己加戲了,難怪孫悟空說它敗俗傷風,壞倫亂法。
有來有去呢,顯然也不是完全的良善之輩。有來有去的腰牌上寫得清楚:“心腹小校一名,有來有去。五短身材,扢撻臉,無須。長川懸掛,無牌即假?!毙母拐?親信也,即在身邊參與機密任務的人。賽太歲的惡魔行為,作為心腹的有來有去豈有不知之理?甚至可以說,有來有去也是賽太歲獸行的參與者,是賽太歲禍害這些宮女的幫兇。下戰(zhàn)書、納降書等機密事,通常都會派這些心腹來完成?!额≈葜尽っ肌ぴ闪鳌肪陀蓄愃七@樣的記載:“有叛將劉愛塔者,令心腹來約降,沈大將軍難之?!彼?有來有去才會在送戰(zhàn)書的路上遭遇孫悟空,并且一命嗚呼。
不過,雖然可以作上面的分析,但是孫悟空搞偷襲一棒子打死有來有去,實在是有辱齊天大圣的赫赫威名,這樣的處理結果并不符合讀者心中樸素的正義感。
首先,有來有去之罪,忽略了社會的原因。賽太歲惡行累累,就賽太歲的惡行,觀音菩薩也有疏忽之責。何也?賽太歲下凡,按照觀音菩薩的說法,是為了與朱紫國王消災,騙去皇后,讓朱紫國王“拆鳳三年,身耽啾疾”,為了保護金圣宮娘娘免受玷污,以五彩仙衣護其體,三年未受侵犯??墒?對于其他可能受到侵害的宮女,菩薩卻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讓賽太歲有可乘之機。為消朱紫國王之災,讓無辜的宮女受辱喪生,顯然不符合佛法眾生平等的原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烏雞國王的故事。烏雞國王因將文殊菩薩綁了投進御水河里浸了三日三夜,被佛祖報應,文殊菩薩乃命其坐騎青獅精下凡化作道士,將國王投入井中三年,并幻化成國王的模樣,親朝臨政。為了防止青獅精對烏雞國后宮嬪妃造成侵犯,文殊菩薩對其一騸了之,永絕后患。因此,即使賽太歲有罪,有來有去作為從犯罪不容赦,但至少要考慮制度缺陷對其犯罪造成的影響,不問原因一律誅殺之,顯然是不合適的。
其次,有來有去之罪,忽視了主觀的因素。有來有去是《西游記》小妖精界難得的有反省精神的妖精,它內心有善良的一面,這從其自言自語中可以窺探一二:“我家大王忒也心毒……那個要宮女的先鋒被個甚么孫行者打敗了,不發(fā)宮女。今我大王因此發(fā)怒,要與他國爭持,教我去下甚么戰(zhàn)書。這一去,那國王不戰(zhàn)則可,戰(zhàn)必不利。我大王使出煙火飛沙,那國中君臣百姓等,莫想一個得活。那時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稱帝,我等稱臣——雖然也有個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難容也!”這段獨白顯示,有來有去與大魔頭賽太歲主觀上有本質的不同。
有人說,有來有去只是說說而已,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果真這么想,即使沒有能力反出獬豸洞,也可一走了之,不同流合污……這可能就冤枉有來有去了。上面說到,有來有去有一個鑲金牙牌,其中最后一句是“長川懸掛,無牌即假”,可見在妖界,也有與戶籍類似的制度,沒有牙牌,估計會遇到不小的麻煩,若非性命攸關,很難期待有來有去一走了之。
并且,妖畢竟不同于人,依附于大妖精可能是有來有去這樣的小妖精生存的基本模式。所以,對于有來有去這樣沒有蓋世的武功可反抗并自立山頭的小妖精,能夠得出“天理難容”這樣的結論,已實屬難得,也可印證其主觀惡性要遠遠小于賽太歲。不問主觀惡性一律誅殺之,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關鍵詞: 有來有去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