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王晶)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使用中國商飛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執(zhí)飛MU919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成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C919國產大型客機圓滿完成了首次商業(yè)飛行。這是中國民航史上極為重要的“第一次”。
喜悅之余,也有不少網友關注,“制造一架C919大飛機到底有多復雜?”“通過C919的研發(fā)制造體現了我國制造業(yè)處于怎樣的水平?”“國內的市場需求對C919的發(fā)展將起到怎樣的支撐作用?”就網友關心的一系列問題,央廣網就此專訪了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鄒建軍。
資料圖:C919大型客機首次商業(yè)飛行
5月29日,成都,東方航空的C919飛機抵達天府國際機場,這是它在四川的首次飛行。
除了鐵鳥外,還有被稱為“銅鳥”的供電系統(tǒng)測試平臺和被稱為“電鳥”的航電系統(tǒng)測試平臺。這些都只是“系統(tǒng)集成試驗”的一部分。
通過系統(tǒng)集成試驗,一是確認系統(tǒng)的功能,二是驗證各個系統(tǒng)功能實現的正確性、完整性及安全性,三是驗證系統(tǒng)間的相互匹配性等。通過系統(tǒng)集成試驗能夠充分暴露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同時,從機隊結構上分析,2021年中國民航共有客運飛機3856架,與C919歸屬同類的窄體飛機是3178架,約占82.4%。根據波音、空客與中國商飛等公司的預測,到2040年,中國需要6700架窄體機,如果不考慮舊飛機淘汰問題,未來18年,需要凈增3500多架飛機,相當于每年新增190多架。
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將為C919獲得良好的飛行記錄和品牌效應提供很好的支撐。
鄒建軍:大飛機制造素有“工業(yè)科技之花”之稱,涉及新材料、現代制造、先進動力、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等眾多領域,對相關產業(yè)升級與國家經濟發(fā)展具有顯著的綜合效應。相關專業(yè)機構在總結波音與空客的綜合效應時,得出了1:15的拉動效果結論。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C919的量產,民用大飛機制造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又一個新動力源。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