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冰啟
日前,某平臺流傳著這樣一則視頻:在一所中學的高考誓師大會上,一位患癌母親選擇寫信告知兒子自己的真實病情,“不想生命終結(jié)那天才告訴他,(那樣)對他太殘忍”。
對此,有不少網(wǎng)友認為這位母親的做法不對,“應該隱瞞病情,在高考結(jié)束后再告訴孩子”“在臨近高考前告訴孩子自己患癌癥,這對孩子會是很大的打擊,影響孩子的高考成績”。部分網(wǎng)友的留言頗有代表性:“不知作為母親的她是怎么想的”“難道不應該以高考為重,一切為高考讓路嗎?”
針對上述網(wǎng)友的留言,也有一些網(wǎng)友進行反思:“我自己潛意識里也已經(jīng)覺得高考可以大于親人的生死了,恐怖!”“我第一時間想的居然是為什么要在高考前告訴,我內(nèi)心居然已經(jīng)覺得高考>家人了?!贝_實,“高考大于家人”已經(jīng)成為不少人的潛意識,不要說父母生病不告訴即將要參加高考的孩子,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世,也有一些家長選擇不告訴孩子,以便讓孩子全身心地準備高考。
對于向準備高考的孩子隱瞞親人病情的做法,予以理解和支持的人不在少數(shù)。如此前曾有媒體報道,一名高考學生在高考后才被告知爺爺已經(jīng)去世,他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去告慰爺爺?shù)脑谔熘`。在這種輿論環(huán)境中,“高考比什么都重要”的意識漸漸變得大眾化起來。
正是有這種意識的存在,這位母親在孩子高考前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孩子,才顯得很“另類”,并被一些網(wǎng)友質(zhì)疑。這恰恰是需要反思的。對于學生來說,高考很重要,但是因為高考,就漠視對學生的責任教育與生命教育,反映了扭曲、短視的教育觀和成才觀。高考是每個學生的成人禮,而成人就需要有責任和擔當,教育孩子直面父母患重病、家人去世,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課。懂得承擔責任的學生,會正確對待父母患病、家人去世,收獲人生的成長。
不把這些告訴學生,會讓孩子變得冷漠,甚至沒有親情,缺乏健全的人格。如果今天為了孩子參加高考,不告訴爺爺奶奶去世的消息,那么明天孩子也會認為某件事很重要,可以不顧親情甚至犧牲家人。有的家長抱怨自己全身心投入對待孩子的教育,包辦代替孩子除學習之外的一切,給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無憂無慮,可是孩子卻不理解自己,變?yōu)椤鞍籽劾恰?。其實,這也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淡漠親情、缺乏人性與溫度的結(jié)果。
由此說到一些學校搞的高考誓師大會,實際上,教育部門明確要求學校不得舉辦中高考誓師大會,因為很多誓師大會都充滿“殺氣騰騰”的口號,這不但刺激應試競爭,也扭曲學生對高考的看法。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都應該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把高考作為學生人生成長的經(jīng)歷,而不是性命攸關的“關口”。
這所學校的誓師大會安排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表明學校也在對高考的意義進行思考。對此也有不同的解讀,比如認為這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以父母病重還關心孩子的學習,來督促學生要感恩父母,以學習成績報答父母。而如果本著這樣的“教育”目的,則仍然是服務于應試競爭。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仍存在應試化、功利化、短視化傾向,要讓基礎教育富有人文關懷,給學生有溫度的教育,就需要擺脫唯分數(shù)、唯升學的應試導向。這一方面需要持續(xù)推進高考改革,打破單一的分數(shù)評價體系,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要堅守教育的常識和底線,不要講述“父母隱瞞病情讓孩子安心高考”之類的故事。(來源:北京青年報)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