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位網友分享的一張圖片獲贊數(shù)萬。圖片內容顯示,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一項名叫“這條小魚在乎”的獎學金正在發(fā)放。
13日晚,@廈門大學 發(fā)文介紹了“這條小魚在乎”助學金名字的由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jù)了解,《這條小魚在乎》是部分地區(qū)的一篇小學課文。不少網友在刷到這條消息時,紛紛回想起了自己學習時的收獲和感動。更有網友咨詢如何參與這項公益項目,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據(jù)了解,自1999年以來,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足跡遍布寧夏海原縣、隆德縣、閩寧鎮(zhèn)等地,年復一年講述著“一條小魚”的助學故事。
第六屆研支團成員在窯洞中的教室上課
第9屆研支團成員深夜備課
截至2021年1月,廈大研支團募集“一幫一”助學金近1070余萬元,累計資助近2萬名家庭貧困的學生,幫助超過5000名孩子留住求學夢想,救助2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這些數(shù)字也在不斷更新,過去一年,廈門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彭陽分隊發(fā)起“這條小魚在乎”獎助學金品牌項目,募捐資金22.68萬元,資助了寧夏彭陽一中320名學生。
2021年,講述閩寧對口扶貧協(xié)作故事的電視劇《山海情》在全國熱播?!渡胶G椤分蟹艞壙h城優(yōu)越條件毅然選擇去村小支教的“廈大高材生”郭閩航的原型,正是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等援寧支教青年志愿者。
馬小花與馬玲玲姐妹出生于寧夏西海固,在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影響下,她們如愿成為廈大學子。畢業(yè)后,她們懷著熱愛又重回寧夏投身家鄉(xiāng)建設,用親身經歷將愛心傳遞下去。
除了“這條小魚在乎”獎學金,筆者搜索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公益項目,名稱寓意十分暖心。
撿回珍珠計劃: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發(fā)起的公益助學項目,幫助家境相對困難、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機會。截至2023年1月,在全國25個省區(qū)市201所合作校幫助了8萬3千多名初高中學生。
春暉媽媽守護孤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春暉媽媽項目是在民政部福利機構內為0-18歲年齡段的孤殘兒童開展的回應式教育撫育綜合性項目。
春柳計劃—關愛青春期留守女孩:上海仁德基金會發(fā)起《春柳計劃》公益項目,旨在構建3個“1”的生理期關懷,為山區(qū)留守女孩創(chuàng)造一片健康的、多層呵護的成長空間。
藥神計劃:2020年8月,北京市慈善協(xié)會設立“藥神計劃”慈善援助項目。項目旨在發(fā)動社會力量,幫助肝癌、血友病等大病患者解決藥費負擔沉重、家庭經濟困難問題。對因患大病造成家庭嚴重困難的,實行藥費“零自付”、慈善兜底救助模式。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