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本·伯南克、菲利普·迪布維格和道格拉斯·戴蒙德。圖片來源:布魯金斯學會、華盛頓大學、芝加哥大學
本報訊 10月10日,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名單公布。3位美國經濟學家本·伯南克、菲利普·迪布維格和道格拉斯·戴蒙德因在銀行與金融危機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獲此殊榮,他們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3位經濟學家研究闡明了銀行為什么存在、為什么它們如此脆弱以至于給經濟帶來毀滅性影響,如1929年華爾街崩盤和隨后的經濟大蕭條,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相關見解對銀行、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在不造成災難性經濟后果的情況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十分重要。
這些研究的基礎是由3名獲獎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奠定的。在此之前,人們對銀行如何在社會中發(fā)揮作用沒有普遍的認識。
1983年,迪布維格和戴蒙德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表明銀行充當儲戶和借款人之間的中介,消除了他們需求的不相容性。儲戶希望能夠短期投資和提取資金,但企業(yè)等借款人則需要長期借款和承諾。因為儲戶一般不會同時把款項全部取出,銀行可以利用這種波動保持資金“流動性”,使社會受益。
該模型同時展示了該系統的弱點,即如果有足夠多的儲戶受到一些外部“流動性沖擊”(使儲戶想取出資金的社會事件),可能會導致儲戶恐慌,擔心銀行資金耗盡而選擇退出,從而導致一種惡性循環(huán)。這種固有的不穩(wěn)定性,可能導致銀行倒閉。
“當人們開始對系統穩(wěn)定性失去信心時,金融危機就會變得更糟。”戴蒙德說。
同樣是在1983年,伯南克的研究表明,20世紀30年代的金融危機主要是由銀行倒閉造成的。他解釋了為什么其導致了長期的經濟蕭條。這是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
伯南克的研究指出,銀行破產導致銀行獲取的關于儲戶和借款人的關鍵信息丟失。如果沒有對企業(yè)和家庭的信貸價值作出保證,資金流動性就無法迅速恢復。
上述見解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提供了線索。
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發(fā)表的聲明指出,他們的分析在規(guī)范金融市場和應對金融危機方面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據介紹,伯南克于1953年出生,曾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現就職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戴蒙德生于1953年,現就職于美國芝加哥大學;迪布維格1955年出生,現就職于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徐銳)
關鍵詞: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 3位美國經濟學家獲此殊榮 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 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提供了線索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