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開幕首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一踏入展廳內,藍色為主體的彩色大幅展板映入眼簾,風格強烈的鳳凰形象躍然展板之上,民俗風情撲面而來。
一大早,雖然展館外下著小雨,也難掩市民朋友逛展的熱情,入場口已排起長隊,展館內人頭攢動,各展區(qū)前聚集了大量市民朋友前來逛展。
本屆博覽會以“連接現(xiàn)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主展館展覽面積1.4萬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設有“新時代 新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展、“茶和天下”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4個版塊,各個板塊展廳風格鮮明,據(jù)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博覽會共吸引了全國各地332名非遺傳承人、284個非遺項目參展參演。
【資料圖】
首先來到的是位于展館一樓的“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在這個展區(qū)內,各個以城市和地域為主題的展館各具地方特色。
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吳橋雜技、景泰藍制作技藝等體現(xiàn)大運河文化、非遺與現(xiàn)代生活相連接的成果等方面的項目,展示運河沿線各省市特色非遺項目和保護傳承實踐。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千年詩意渲染著浙江的美麗,在詩情畫意的浙江展區(qū),藍綠白為主的展區(qū)配色將記者帶入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意境中。踏入展區(qū)內,五彩斑斕的大型燈彩吸引著觀者流連,“燈彩是第一批收錄到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非遺項目,它源于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zhèn),其技藝始于唐,盛于宋。燈彩花色種類繁多,亭臺樓閣、人物山水、花鳥蟲獸均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惫ぷ魅藛T介紹。
將鼓樓“搬入”展區(qū)的北京展區(qū)中國風濃厚,紅色為主題的展館極具地方特色,北京兔爺、京劇臉譜、北京料器、景泰藍制作技藝等北京特色非遺項目齊聚展館內,傳承人們向記者講述著屬于他們的故事。
乘坐電梯到達展館二樓,在“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展區(qū)看到,展區(qū)內民族特色濃厚,一踏入展區(qū),一片懸掛在空中的油紙傘將觀者帶入了南方詩情畫意的情境中。
這個展區(qū)實現(xiàn)了中、西部?。ㄗ灾螀^(qū))非遺工坊的“實景化”再現(xiàn),“湖南湘西七繡坊非遺工坊、青?;ブh素隆姑刺繡有限公司非遺工坊、河北贊皇縣原村土布非遺工坊等民俗特色帶動作用強的46家非遺工坊參展?!惫ぷ魅藛T介紹說。
而在同樣位于展館二樓的“茶和天下”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區(qū),巨大的茶葉造型吸引著觀者前來合影留念。
這里可以用名茶薈萃來形容?;ú?、綠茶、黑茶、白茶、普洱茶……40余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非遺代表性項目爭相亮相,展現(xiàn)“茶”的多元文化。
“紫筍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經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初烘、復烘等過程完成?!痹谡箙^(qū)內,多種茶品制作工藝可實景體驗,記者親手體驗制作后,再品一壺鮮茶,更能感受不同茶品的特色與滋味。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