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就像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三室”指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兩廳”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
伴隨著問天實驗艙24日發(fā)射,中國空間站在天和核心艙(一室)、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一廳)、天舟四號貨運飛船(一廳)的基礎上,又多了個“長房間”——全長17.9米的“問天房間”(一室)?!皢柼旆块g”的布局如何?風景怎樣?用電方不方便?網(wǎng)速快不快?研制人員一一揭曉:
【資料圖】
研制歷程 王淇俊 攝
問天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及資源艙三部分組成,配置了與天和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將來可以與天和核心艙一起,供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生活。
其中,作為中國空間站“T字構(gòu)型”中“一橫”的其一最遠端,資源艙雖然遠離“C位”,但十分重要,是航天器的能源與動力中心。
如果以擬人化的角度來看,資源艙立起來后呈梨形身材、身長3.4米、腰圍2.6米,體重300公斤。這個“大力士”可以頭頂1噸重的對日定向裝置,肩扛1.2噸重的太陽電池翼,懷揣1.8噸重的推進主承力模塊。
把“房子”蓋在太空上,當然要時常欣賞一下太空美景,順便拍下來分享給地球上的人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電子所研制的“太空之眼”相機家族,各自施展才藝,讓更多人“見”證問天實驗艙所處的漫漫星河。
比如:艙外定向攝像機要對抗沒有大氣層過濾的光線,如果把艙外定向攝像機比喻成眼睛,那么它經(jīng)常會遇到鼻子左邊是白天,鼻子右邊是黑夜的情況,也就是陽照面和陰照面共存的情況。這時如果沒有相機設備曝光算法的調(diào)節(jié),得到的圖像就是一張曝光了一半的膠片,左邊全白,右邊全黑。通過艙外定向攝像機的自主調(diào)節(jié),強曝光的白色被調(diào)暗,極黑的部分被調(diào)亮,才能成功拍攝下高清太空大片。
7月24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送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上太空。 王淇俊 攝
在問天實驗艙上,使用了與天和核心艙同款的大面積可展收柔性太陽電池翼。
不同的是,太陽翼的單翼翼展長從天和核心艙的12.6米,增加到問天實驗艙的27米,相當于從羽毛球場長度增加到籃球場長度。相應地,在供電能力上,問天實驗艙單翼的供電能力是天和核心艙的2倍多,最大可達18千瓦。
此外,各個“房間”之間的能源是可以互通的。為滿足中國空間站工程不同階段的能源需求,實驗艙、核心艙、神舟飛船、貨運飛船組成了太空“供電大聯(lián)盟”,互幫互助,靈活并網(wǎng)供電,確保整個空間站系統(tǒng)的正常能源供給。
伴隨問天實驗艙的加入,航天員從原來在天和核心艙內(nèi)集體工作,變成多了一個“問天房間”,活動場景變大的同時,溝通場景也變得復雜起來。
古人在沒有電話線和網(wǎng)絡的遙遠時代,用“回音壁”等建筑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中遠距離的聲音傳送。在太空中造房子,面臨著類似的難題,要做到無論遠近,犄角旮旯都能暢聊無阻,研制人員們在通信手段上需要下功夫。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電子所用多艙段多鏈路實時混音技術(shù),用以太網(wǎng)高速通信處理技術(shù)來實現(xiàn)“問天房間”的良好通信。
據(jù)介紹,問天實驗艙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后,中國空間站將迎來第二臺高速通信處理器,兩臺高速通信處理器將互為備份、接力續(xù)航、協(xié)同工作,以更大程度地保證空間站數(shù)據(jù)傳輸?shù)目煽啃浴?/p>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