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10時53分,新疆和田站,一列滿載乘客的火車緩緩駛出,一路向東。從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鐵路正式通車。
(相關資料圖)
和若鐵路與格庫鐵路、南疆鐵路“牽手”,意味著環(huán)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線正式形成閉環(huán),這也是世界上首條環(huán)沙漠鐵路線,長達2712公里。
這條鐵路是如何“煉”成的?“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和若鐵路于2018年底正式開工建設,西起新疆南部和田地區(qū)和田市,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全長82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共設和田、洛浦、策勒、于田等22個站點。
動工前,是耗時8年多的勘察設計。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和若鐵路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流動沙漠。如何防風固沙、有效解決風沙危害,是世界性的鐵路建設難題。
“勘察設計中,我們重點突出的是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敝需F第一勘察設計院和若鐵路總設計師楊寶榮說,既兼顧路網(wǎng)的銜接和沿線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也致力于把對沿線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并且讓整個鐵路的投資和方案的可實施性達到最優(yōu)。
“就在和田和若羌之間,我們研究了幾十條不同走向的設計方案,累積研究長度達上萬公里,最終確定了目前825公里的線路方案?!睏顚殬s說,盡量繞避區(qū)域內(nèi)嚴重風沙危害地段和生態(tài)脆弱敏感地帶。
風沙始終是避不開、繞不過的課題。
“我們不怕冷不怕熱,就怕風沙,六級以上就不能施工了,黑沙暴一來,可能幾天都白干了。”新疆和若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王盡忠告訴記者,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團隊一邊用詳盡的沙塵暴日記排開工期,一邊探索創(chuàng)新施工方式,最大限度減少風沙影響。
建設者采取“阻沙障+草方格”的方式,用蘆葦、稻草等建立了高低結合的多層阻沙體系。每層阻沙障都留有適當空隙,防止由于過密形成“阻風墻”而難以抵擋強風。在阻沙障與草方格之間,種植了易于在沙漠生長的梭梭、紅柳、胡楊等植物。未來,這些植物將在鐵路兩側形成永久性防風固沙林帶。
在和若鐵路沿線拍攝的蘆葦沙障、蘆葦方格和耐旱植物組成的防沙“三件套”(5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生命禁區(qū)”培根固苗,還要保證幼苗較高的成活率,中國中鐵大橋局和若項目總工程師吳江林帶著技術人員總結形成“護、取、時、養(yǎng)”經(jīng)驗做法,在幼苗選育、種植時節(jié)、灌溉養(yǎng)護等方面做足功課、下足功夫。為擺脫戈壁灘鹽堿地種植樹苗成活率低的困境,中鐵一局采取樹坑換土種植,即樹苗種到哪兒,土壤就換到哪兒,和鹽堿的增長速度賽跑,有效提高了植物成活率。
1000多個施工日夜里,建設者在和若鐵路沿線共修建草方格近5000萬平方米,種植梭梭、紅柳、沙棘等灌木和喬木近1300萬株,林帶覆蓋面積超過11萬畝。這條長300公里的“綠色走廊”已成為防風沙的屏障。
在風沙特別嚴重的地段,和若鐵路采取“以橋代路”的設計方案,建成總長達49.7公里的過沙橋5座,讓風沙能夠從橋下穿過,減少對線路和列車運行的影響。
依木拉克特大橋是全線唯一一座全沙漠地形施工橋梁,也是全線最長的過沙橋。負責該大橋建設的中鐵十四局五公司副總經(jīng)理張剛介紹,受沙漠地形影響,物料運輸極為不便,兩個橋墩之間的單片梁重達150噸,汽車運輸無法實現(xiàn)。建設者優(yōu)化施工方案,采取架橋、鋪軌交替施工的方式,通過已鋪設好的鐵路軌道將建材運輸?shù)绞┕ひ痪€,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保障運輸安全。
和若鐵路依木拉克特大橋(5月19日拍攝,無人機照片)。
為了建好過沙橋,建設者們還使用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應用技術,改變了以往現(xiàn)場澆筑橋墩的做法。中國中鐵北京工程局和若鐵路項目總工程師王勃告訴記者,采用裝配式橋墩,既解決沙漠缺水難題,也減輕風沙對施工影響。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修鐵路,建設者要面對沙塵暴的侵襲和施工材料、施工用水緊缺等各類挑戰(zhàn)。在這里,稍微起風,便是漫天揚塵,所到之處,遮天蔽日,年浮塵天氣多達90天。每年5月至9月,正午最高溫度可達40攝氏度,施工現(xiàn)場的沙漠地表溫度可達80攝氏度。
“三萬步、十斤汗,抱著水壺滿場轉(zhuǎn);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沙子現(xiàn)場跑?!边@是建設者的工作日常。
和若鐵路通車,結束了和田地區(qū)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和田至若羌、庫爾勒、烏魯木齊最快分別11小時26分、17小時50分、24小時23分可達。
6月16日,和若鐵路首趟列車緩緩駛出新疆和田火車站。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同時,作為便捷的物流通道,和若鐵路將安排開行貨物列車8列,沿線棉花、核桃、紅棗、礦產(chǎn)等可通過鐵路直通疆外。
坐上首發(fā)列車的買買提依布熱依木·買買提明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所在的策勒縣策勒鄉(xiāng)巴什玉吉買村是遠近聞名的石榴產(chǎn)業(yè)村。“終于通車了,激動!”他說,這條鐵路的開通,會讓我們的石榴走得更遠。
侯朝茹22年前從河北保定學院畢業(yè)后到且末任教,她先乘火車再轉(zhuǎn)汽車,經(jīng)5天4夜才到達且末。她說:“現(xiàn)在回家鄉(xiāng)的方式有了新選擇,老鄉(xiāng)們出行更通暢了,孩子們走出沙漠也更容易了?!?/p>
“環(huán)沙漠鐵路打開人流、物流新通道,沿線豐富的物產(chǎn)和旅游風光將走進更多人視野,促進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qū)經(jīng)濟繁榮?!泵褙S縣基層干部李濤表示,和若鐵路將為尼雅遺址、安迪爾古城等地帶來更多游客,促進當?shù)芈糜螛I(yè)發(fā)展。(記者劉紅霞、樊曦、郝玉、關俏俏、顧煜)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