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查那天,是李健康裝上“人工心臟”的第65天。
這是山東省首例自主實施的“人工心臟”手術植入者,大家都喊他“老李”。裝上“人工心臟”后,老李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給心臟充電。
老李是一位終末期心衰患者,46歲的他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臟功能僅剩正常人的五分之一。這種病的救治只有心臟移植和植入“人工心臟”兩種方法。在經(jīng)歷了等待供體的絕望后,老李選擇了植入“人工心臟”。
今年1月15日,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心外科張鋒泉團隊為他獨立自主實施了山東省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2月14日老李背著充電“小背包”順利帶“心”回家,在和這顆“人工心臟”共處了兩個多月后,他迎來了3月份的復查。
令老李一家欣喜的是,如今,醫(yī)生說他的心臟功能較出院時有一定改善,由于心情不錯,他還胖了20多斤。今后,他將按照醫(yī)生要求,多做運動,爭取早日去掉身上的充電“小背包”。
老李安裝“人工心臟”60多天后,到醫(yī)院復查
身后背著充電“小背包”,老李走路穩(wěn)健輕松,笑容滿面。
如果不是這個充電包,很少有人能看出,老李就是山東首例獨立自主實施的“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患者。
“感覺像重生了一樣,很開心,還多了一個‘朋友’?!?0多天了,老李走進醫(yī)院的剎那,感慨良多。自從裝上“人工心臟”,老李的生活仿佛開啟了重啟鍵。
60多天以來,他逐漸學習跟電池相處。每一天,老李帶著它運動、吃飯、睡覺、行走、坐臥等等,重新學著去生活。
老李的“人工心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這個“人工心臟”看起來比蘋果略大,鈦合金材質(zhì),不到一斤重。通過醫(yī)生的手術,“人工心臟”被固定在左心室的心尖上。在老李體外,連著充電電池。
老李出院后和常人一樣,只是多了背后的電池。這個“人工心臟”需隨身佩戴兩塊電池,每塊電池可使用6-8小時,一共有6塊電池可交替使用。
老李外出要背著電池,晚上睡覺時可直接使用交流電為“人工心臟”進行供電。老李的電池必須隨身攜帶,因為它需要通過導入線連接到心臟,從而保證“人工泵”能夠平穩(wěn)運行,把血抽出來然后打到全身。
安裝了“人工心臟”,李健康最大的感受就是“輕松”。憋悶的感覺不見了,呼吸變得暢快,他能自由活動,還能出去遛個彎。偶爾親朋好友到來,一起聚一聚,心情很好。
老李的“人工心臟”電池
老李的“人工心臟”電池
這60多天來,老李也有不少需要小心翼翼的事。他洗澡則需要借助防水包,避免傷口的導線處進水。要謹防意外摔倒,避免對設備進行牽拉。實際上,這些事都難不倒老李。對于電池的維護和正確使用,醫(yī)院給他和妻子做過專業(yè)的培訓,老李在家用得很順利。
老李記得,當時出院時,還進行了考試。
“考核內(nèi)容包括‘人工心臟’電池的拆裝、更換應急裝置、對裝置說明書的理解等?!睗鲜兄行尼t(yī)院心外科主任張鋒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出院之前的考核非常重要,是對李先生及家屬是否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人工心臟”設備使用方法的一次檢驗,以防止“人工心臟”在后期維護上出現(xiàn)問題。
“感覺還不錯!”近日,46歲的老李見到醫(yī)生后高興地說。
和手術前第一次走進醫(yī)院時不同,如今,老李步履穩(wěn)健、充滿活力。記者了解到,中心醫(yī)院心外科、心內(nèi)科心臟康復團隊為李健康量身“準備”了一套科學的復查方案。
老李安裝“人工心臟”60多天后,到醫(yī)院復查
“血液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及心臟超聲、胸片等常規(guī)檢查。”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李海杰介紹說,這次復查最主要是為李先生進行心肺運動功能的評估并開出以后的“運動處方”,指導下一步的心肺功能鍛煉。
相較于心情大好的老李,此次陪他來醫(yī)院復查的老李的妻子劉女士顯得更為緊張。見到醫(yī)生后,她事無巨細地復述著老李在家的衣食起居,全神貫注地跟著醫(yī)護人員的檢查節(jié)奏,也總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去看老李的臉色和狀態(tài)。
直到檢查后,聽到醫(yī)生說的一句“恢復得很好”,她的一顆心才放下來。
“老李的恢復情況很不錯!”李海杰在看完心臟超聲、胸片的結(jié)果和刀口換藥后篤定地說到,通過心臟超聲顯示,老李的心臟功能較出院時有一定改善;胸部X光片則顯示,他的心臟面積已基本接近正常人的心影,心室輔助裝置的位置良好;刀口換藥時檢查電纜切口愈合良好;這兩個月的人工心臟運行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老李體內(nèi)的心室輔助裝置良好,運行平穩(wěn),能充分滿足老李日常生活需要。
在接下來的心肺功能評估檢測中,老李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皫醉椣嚓P測試數(shù)據(jù)表明,老李的心肺功能有了明顯的改善?!鄙綎|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醫(yī)師才曉君表示。
因為這個“人工心臟”,老李經(jīng)歷了從絕望到“重生”的過程。
46歲的李先生是山東臨沂人,2018年9月他被確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自此便奔波于山東省內(nèi)各大醫(yī)院,上一次出院與下一次入院的間隔越來越短,身體狀況更是越來越差。
那時的他還是一個等心臟移植等到幾乎絕望的病人。當時,死亡像是一把利劍,時時刻刻懸在他頭上,他甚至幾乎沒有力氣起身、站立。
當時,他的妻子說:“一年內(nèi)反復住院五六次了。每一次從臨沂來濟南,就感覺他一次不如一次,后來連肚子都脹得鼓鼓的,胳膊腫,腿也腫,走不了路,有一次夜里起夜的時候還昏倒在地……”
奔波于多家醫(yī)院后,老李夫妻倆慢慢知道,要想救命,或許只有心臟移植或者人工心臟這條路?!靶呐K移植想找到供體太難了,所以我們也一直在考慮用人工心臟?!崩侠畹钠拮诱f。
對于老李的情況,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心外科主任張鋒泉介紹,這位患者是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通俗說就是心臟收縮沒勁兒了,心臟向外泵血的能力不足了,導致病人的血壓偏低,所以他會昏倒在地,即使經(jīng)過住院治療,病情較重的時候,走路也很難達到一百米。胸腔積液、腿部浮腫、憋喘嚴重,李先生的生活已經(jīng)不能自理。
“這位患者入院后,狀況最差的時候,心臟射血分數(shù)只是正常人的1/5,作為一個正值壯年的男性,這樣的心臟功能是不可想象的,隨時會有猝死的可能?!睗鲜兄行尼t(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才曉君介紹。
1月15日,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心外科張鋒泉團隊為他獨立自主實施了山東省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2月14日老李背著充電“小背包”順利帶“心”回家,老李迎來了“重生”。
“胖了20斤!”在復查的過程中,老李不好意思地笑了。
“現(xiàn)在身體越來越好了,心情也好了,胃口就更好了,一時沒控制住,吃胖了!”這次復查,老李各項檢查結(jié)果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這讓老李和妻子都很開心。但出院后這一個月,老李體重增加了近20斤。對此,醫(yī)生李海杰建議老李,今后要合理飲食,最好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
“這次回去以后,會聽大夫的吩咐,控制體重、適當鍛煉,也會積極配合治療,對心臟的恢復有好處,我爭取早點減去這個小背包?!崩侠钚χf。
轉(zhuǎn)眼帶著“人工心臟”生活60多天。對于今后的生活,老李充滿了期待。
醫(yī)生為老李進行復查
這次復查,老李也收到了自己的專屬“運動處方”。醫(yī)生為他量身打造了鍛煉計劃,選擇了更適合他的鍛煉方法。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醫(yī)師才曉君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老李可以通過如太極拳、八段錦等訓練,更好地恢復心肺功能。同時,他們也會注意對李先生進行長期隨訪,及時評估心臟功能,幫助老李恢復身體健康。
“人工心臟在國外目前使用記錄是11年。在我國,人工心臟植入是2018年1月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正式應用于臨床救治。截至目前,已在我國應用的4年間,正在使用的‘人工心臟’均運轉(zhuǎn)正常?!睗鲜兄行尼t(yī)院心外科主任張鋒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老李的手術,是山東醫(yī)生自主完成的第一臺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意味著山東省心外科醫(yī)生能獨立自主完成這類手術,這將有效減少重度心衰患者因得不到心臟移植機會而猝死病例,為心衰患者帶來更多希望。(為保護患者隱私,文中李健康為化名)
關鍵詞: 人工心臟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 中心醫(yī)院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