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進入汛期,暴雨、強風等災害天氣多發(fā)頻發(fā),城市運轉即將再次經受多輪考驗。我省住建部門提前謀劃部署應對,確保全省城市排水防澇行動有力,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以前的‘鍋底’,現(xiàn)在終于沒水了!”5月10日暴雨來臨,在武漢市洪山區(qū)虎泉街保利華都小區(qū),附近的居民鄭女士感嘆,這個以前逢雨必淹的地點,今年幾乎沒有漬水。
地下,改造約2.1公里長的排水主通道,已初見成效;地上,多名排水隊員和泵車在雨情來臨時,嚴陣以待,日夜值守。保利華都片區(qū)的漬水“老大難”終于有了改觀。
武漢市水務局方面介紹,僅10日當天,該市共出動巡查、值守人員1200余人次,各類應急抽排設備、車輛400余臺次,市屬泵站全部投入運行,累計抽排水量1000余萬方。
包括武漢在內,進入汛期,降雨量充沛的湖北,城市運轉即將再次經受多輪考驗。我省住建部門提前謀劃部署應對,確保全省城市排水防澇行動有力,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積極有效應對多輪強降雨
“受此輪(5月10日)短時強降雨影響,黃鸝路下穿通道、民族大道新竹路口等19處出現(xiàn)漬水,經全力處置,絕大多數(shù)點位做到雨停水退”。武漢市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5月15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該市全城泵站繼續(xù)開足馬力抽排。城區(qū)民族大道新竹路等位置的短時局部漬水及時消退。“城區(qū)被淹,‘看海’的次數(shù),好像越來越少了。”這是不少武漢市民近年來的印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為應對今年雨季,武漢市水務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清管渠,暢排水,減污染”專項行動,對全市排水管、涵、渠以及泵站閘門進行全面巡查、疏澇、維修,汛前已累計完成4000余公里排水管網的疏撈。
該市梳理鎖定虎泉街保利華都、友誼大道長江隧道口、紫陽東路東安街等42個重點漬水點,集中整治,并于汛前全面完成。對以往曾發(fā)生內澇的82個易漬水點,逐一落實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不只是武漢市,黃石市在去年10月就開始泵站設備維護檢修,按規(guī)程進行了電氣設備烘烤、防雷檢測和耐壓試驗等。
5月15日,黃石市城管委與市氣象局緊密聯(lián)系,及時轉發(fā)、發(fā)布預警信息8次;加強與水利等部門協(xié)調配合,把握排澇關鍵點,科學調度泵站涵閘運行,充分利用內湖庫容,實施磁湖、青山湖兩湖抽排。當日7時至17時,黃石市市管泵站累計抽排水量約18.16萬立方米。目前,該市正積極實施城市排漬設施補短板建設,已完成城區(qū)主力排漬泵站、渠道的改造和改擴建工程,正在積極謀劃排江能力倍增計劃項目。
“架設電磁泵-鋪設排水管-啟動發(fā)電機組-開始抽排!”在襄陽,隨著隊長朱風杰的一系列指令,襄陽市住建局市政管理處機關應急搶險突擊隊隊員們熟練進入“戰(zhàn)位”,汛前準備一氣呵成。5月10日上午,這支隊伍上午還在進行防汛演練,下午便響應防汛排澇應急預案,轉入“實戰(zhàn)”嚴陣以待迎接暴雨。
在鄂州,5月13至15日,該市環(huán)衛(wèi)中心1000余名干部職工分別對吳楚大道、江碧路、濱湖西路、古城路等40余處雨水井箅及時清理,對11個低洼小區(qū)的進出口路面進行推水作業(yè),齊聚一線守護城市清潔和正常運轉。
初步統(tǒng)計,5月14日17時至5月15日17時的強降雨過程中,全省住建系統(tǒng)共出動專業(yè)排水力量2400余人次,出動搶險車輛、設備共700余臺次,參與抽排城市積水。各城市泵站抽排水量累計約2000余萬立方米。
此間,我省城市建成區(qū)未出現(xiàn)因漬水造成的人員傷亡和重大市政設施損失。各城市城區(qū)降雨集中階段產生的積水,在雨停后短時間內基本消退。未出現(xiàn)長時間大面積漬水。
疏浚城市排水管渠5200公里
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省總體上雨量較往年偏少,但強降水發(fā)生頻率和強度均有可能增加,突發(fā)性、局地性強對流天氣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多發(fā)頻發(fā)。城市漬澇應是今年汛期關注的重點之一。
當前,我省各市政府排水防澇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38個設市城市均由副市長及以上職務領導干部擔任排水防澇安全責任人。
各地住建部門上報資料顯示,在應對汛期準備方面,省內各地認真組織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共排查出城市重要易漬水點490多處,建立了清單臺賬。各地市政、水務等相關部門以易澇區(qū)域、施工工地周邊、易淤積管段為重點,累計組織疏浚排水管渠5200公里,消除管道封堵、淤積、損壞等隱患,提高城市排水管網過水能力。
同時,汛前各地共調試檢修城排泵站180多座,更換檢查井、雨水井井蓋5500多套,安裝防墜網3500多個;著力加強城市泵站、涵閘、調蓄池、截污堰、溢流井等設施設備的養(yǎng)護,確保設備運行正常。
當前,全省共配備應急隊伍3500多人,立足提高城市應急搶險能力,強化排水防澇搶險應急實戰(zhàn)演練,加強搶險防澇物資設備儲備。
謀劃248個項目補排水防澇短板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日,全省城市排水防澇工作與保障城市安全運行視頻調度會議召開。
會議指出,各地要突出重點,扎實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和安全生產。首先要徹底排查,力爭全面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要“一點一策”加強重要易澇點排查整治。及時開展排水管渠、排澇河道的清淤疏通、防澇排水設備檢修。從城鄉(xiāng)房屋安全、廣告牌等戶外設施的設置到環(huán)衛(wèi)、園林、供水、燃氣等,城市運轉方方面面都需排查保障到位。
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必須對雨水從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綜合管控。系統(tǒng)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茖W制定城市內澇治理系統(tǒng)化實施方案,全面提升城市韌性能力。
會議要求,對我省沿江地區(qū)和平原湖區(qū)等重點區(qū)域,要提高城市抽排、外排能力;對山區(qū),需要重點防范山洪影響,合理規(guī)劃建設截洪溝等設施,最大限度降低山洪入城風險。
此外,要充分運用5G、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等新型科技手段。未來要通過科技賦能,建立城市排水防澇“一張網”,提升城市排水防澇水平。
據(jù)了解到,當前結合《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城市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我省認真開展項目謀劃。據(jù)統(tǒng)計,各地共謀劃城市排水防澇項目248個,概算總投資377.62億元。荊州、咸寧等多地積極調度啟動項目建設。截至4月底,我省已有71個相關項目破土動工。(記者 周三春 通訊員 敖鷹 李儉明)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w4vfr.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